代表访谈录

市人大代表朱宏升: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

加大基层医疗人才引进,缩小与城市和发达地区差距,让基层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减少患者外流,是提高县域内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卫生领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严峻局面,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皆难,已影响和制约了我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县级单位,这一情况更为突出。县级卫生单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保障广大群众健康的重要使命,然而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其职能的有效发挥。

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让好不容易引进的人才扎根于基层?市人大代表朱宏升建议,加强合作交流育才留才,推进“医联体”建设,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县级卫生单位的财政支持,确保能够为卫生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补贴,对于引进到县级卫生单位的高层次卫生人才,给予一次性的补贴,用于解决他们在安家、科研启动等方面的费用;对引进人才提供更多的编制保障和晋升机会,使卫生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县级单位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记者任芳)

市人大代表吴国飞:

推动农特产品产业链发展

“目前,汉中仙毫、汉中大米、镇巴腊肉、西乡牛肉干、洋县黑米、略阳乌鸡、佛坪山茱萸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链。然而,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龙头企业不强、资金支持分散、产业链整体较弱、品牌附加值低等问题需要解决。”市人大代表吴国飞说。

针对成本控制困难、技术应用与创新不足、市场拓展能力不够等问题,吴国飞建议,争取省级产业链政策赋能,将特色鲜明、带动力明显的产业链申请纳入《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建设名录》,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竞争力;规划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完善资金募集机制,做好资金监管和使用;统筹做好实施保障,成立各县区“特色产业链发展委员会”,实行“双链长制”(县区主要领导抓统筹、行业专家抓技术),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培养本土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整合区块链技术、电商大数据等数字资源,开展线下线上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建设。

(记者任芳)

市人大代表刘海龙:

加强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驿站建设

随着新业态经济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零工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市人大代表刘海龙表示:“积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加大对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驿站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不仅是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民生福祉、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刘海龙在调研中发现,我市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驿站仍存在数量不足、设施简陋、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部分行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不少零工人员聚集在马路边自发揽活,面临就业信息不对称、权益保障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等困境。

刘海龙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全市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驿站的规范化建设。在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用于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驿站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同时,不断提升零工市场和家门口就业驿站的公共服务水平,为求职者精准提供职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信息等服务,有效缩短求职者的岗位搜寻周期,提升其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并缓解用工主体的短期用工缺口,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就业服务。

(记者王虹)

市人大代表袁杰:

数字赋能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既能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又能丰富旅游业态,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何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市人大代表袁杰认为,数字赋能是关键,可通过AR/VR、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非遗沉浸式体验体系。

袁杰建议,建立非遗基因数据库,对重点非遗项目进行3D建模、动作捕捉、音视频数字化采集。搭建元宇宙体验平台,在“游汉中”APP中嵌入AR导航、VR场景,让游客“穿越”至汉代参与蔡伦造纸、在虚拟栈道听渔鼓说唱,或通过语音识别与“数字张骞”对话等。设计数字非遗主题线路,打造沉浸式场景,如“汉风数字穿越之旅”(非遗基因库体验中心→AR丝绸之路地图→VR古法造纸工坊),游客可收集“数字通关文牒”兑换非遗文创;“秦巴数字秘境之旅”(AI民歌互动→元宇宙祭祀仪式→竹编AR动物园),结合AI互动与元宇宙祭祀仪式,丰富游客体验。此外,在技术合作方面,可以与大数据企业共建“数字文旅实验室”,开发非遗算法模型,接入“陕西文旅云”平台,实现游客行为分析与精准营销,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非遗数字资源。

(记者王虹)

市人大代表申彦军:

打好“熊猫牌”做强生态旅游

“佛坪拥有超过130只野生大熊猫,是全球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最高、野外遇见率最大的地区。”市人大代表申彦军表示,大熊猫就是佛坪的“金牌名片”,要按照打好“熊猫牌”、念好“山水经”、走稳“致富路”的思路,促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有机统一,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才能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申彦军在调研中发现,佛坪县虽然地处秦岭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但自从开通高铁后,以“高铁+熊猫”为特色品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为这个山区县积攒了不少人气和烟火气。“熊猫游”的火热让携程度假农庄等精品民宿的营业额快速增长,地方特色农产品销量逐渐增加,吃上旅游饭的人变多了。

为此,申彦军建议,支持佛坪县做大做强大熊猫生态旅游,创建国家绿色旅游发展先行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担负起维护秦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加大生态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整合利用资金,重点打造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现代休闲旅游特色村、3个熊猫村,让佛坪的旅游业多点开花。

(记者任芳)

市人大代表廖武平:

重视青春期学生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基石,尤其在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变化尤为显著。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市人大代表廖武平说。

廖武平在调研中发现,如果家长能配合学校积极帮助孩子应对成长变化,那么孩子在青春期的成长会相对顺利。

廖武平建议,多渠道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内容,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通过开展家风故事分享、组织专家讲座、亲子阅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培训并组织专题研讨,通过专题讲座、角色扮演、现场互动、交流讨论等形式,用家长看得见的事例、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典型、贴得近的方法指导家长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协同服务体系,整合教育、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职能资源优势,联合网格员、教师、家长、志愿者等力量,形成家庭教育合力。

(记者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