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上午,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2%,这一成绩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在陕西省内表现亮眼。
“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这个6.2%的取得,实属不易。”这是不少代表委员看到数字后的第一反应。
回顾2024年,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奋勇争先、攻坚突破,谋划推进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稳妥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倾力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实事,防范化解了一批风险隐患,实现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目标。
透过这个6.2%,我们才能更好读懂上下一心、实干担当的深意,也更有理由对汉中经济的现在和未来充满信心。
去年的增速,挑战难度更大。
评判一个目标的难易,要放在当下的发展环境中。
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需求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等多重挑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于汉中来说,我们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期、深化改革创新的攻坚期,面临着稳增长压力大、债务金融风险较多、清欠保交楼任务重等多重挑战。
在这样一个不稳定不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同时还要化解自身瓶颈制约,挑战之巨、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6.2%里,有使命担当。
从工作方向上看,全市上下始终保持清醒、保持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以生态城市建设为战略引领,以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功能支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心无旁骛、久久为功,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一些领域取得突破式进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6.2%里,有克难攻坚。
从工作举措上看,全市党员干部面对投资、工业承压,内需恢复不快的严峻形势,咬紧牙关、精准施策,抢抓用好“两重”政策机遇,在跟踪对接、项目储备、要素配备等方面主动作为,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争跑落地了一批政策资金,创造了工业投资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历史记录,在机遇中实现了追赶、在困难中实现了跨越。
6.2%里,有改革创新。
从工作创新上看,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在金融、特许经营权、新一轮园区和国有平台公司改革中加速加力。尤其是,投资结构实现了从政府投资较多到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为主的显著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了从重工业比重较大到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力的明显转变,发展动能实现了由单一要素投入到创新驱动、项目拉动、产业带动、改革推动的重大转变。
在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汉中经济顶住了压力、增加了规模、提升了质量。
“今年,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我们将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代表委员的职责使命,把服务中心大局作为使命所系、价值所在,以高质量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贡献力量。”充满信心、务实重干、贡献力量是每一名代表委员的心声。
去年的增速,政府和市场衔接得更好。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为此,市委、市政府在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衔接的过程中,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投资结构、“两新”政策加力等多项举措,形成了政府引导与市场活力相互促进的格局。
亮点一:以“放管服”改革释放市场活力
压缩审批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清理涉企审批事项,推动“证照分离”全覆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动态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核心,系统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效释放市场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汉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社会资本投资占比71.8%;举办促消费活动420场次,旅游收入增长27%,赛事经济综合收入达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尤其是,营商环境满意度居全省第2位,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达41.2万户,位居全省第2位。
此外,通过优化审批流程,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将审批时限压减80%以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社会资本投资占比71.8%,产业投资占比68.2%。
亮点二:以优质项目建设提振市场信心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主引擎、硬支撑,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意义重大。
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部署下,全市谋划实施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百亿级项目5个,产业项目达263个,创近年新高;41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8亿元、增长10%;市县一体推进1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100亿元,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创近年之最。
随着佛坪县和勉县沙河抽水蓄能电站、洋镇高速、四〇五项目等217个项目开工建设,陕飞项目、汉中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镇巴和南郑页岩气勘探开发、汉中锌业“6+N”等项目加快推进,修正医药健康城一期等65个项目建成投产,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为汉中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亮点三:“两新”政策加力激发消费潜能
市场销售增速明显回升,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潜力,服务零售额继续较快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市消费领域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据统计,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下,消费者信心有效改善,消费市场活力涌动,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尤其是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以来,累计举办促消费活动420余场次,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92亿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29%,家电及音像器材销售额增长3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2%。
促消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此外,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爆,也为消费注入了“强心剂”。据统计,去年,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27%。
去年的增速,让我们信心更足。
信心赛过黄金,自信才能自强。
会上,代表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汇民意、聚民智,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会外,各地击鼓催征、抢前抓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吹响新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这个6.2%,既肯定了我们去年经济工作的成绩和内涵,又振奋了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底气和信心。
当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科技创新推动力还不强,新质生产力培育还不足,高质量项目还不多,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等等。
但汉中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委、市政府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的思路举措没有变,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没有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对于我们来说,2025年,既要落实年度既定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又要谋篇布局“十五五”规划,加快生态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建设,诸多发展任务叠加、机遇与挑战交汇,尤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着力在干字上下功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抓快干,努力干出一流业绩、再谱新篇。
要增强“想干事”的思想自觉——
心中始终想着大局,增强主角意识,切实增强坐不住的紧迫感、睡不好的警觉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跳出自己工作区域、业务领域的“一亩三分地”,自觉把工作放到全市大局中来谋划推进,真正做到密切关注大局、紧紧贴近大局、全力服务大局。
要提高“能干事”的本领素能——
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发展机遇、战略机遇,深刻把握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抓好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结合实际创新举措,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要激发“干成事”的精气神——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既要重显绩,更要重潜绩,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以钉钉子精神干事业,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紧跟一步走,把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坚持下去,把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破解掉,强化干部正向激励,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只要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克难攻坚、奋发有为,定会为全年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奠定坚实基础。
“新的一年,我们还会取得一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