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冯翠萍:

以产业升级筑牢共富根基

“农业产业升级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既要让土地生金,更要让农民增收。”市人大代表、略阳县金维富民核桃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冯翠萍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

针对农业转型发展课题,冯翠萍指出了汉中当前所面临的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等发展瓶颈。她建议实施“三链协同”工程:在特色农业链方面,设立专项培育基金,重点支持茶叶、中药材等四大产业,对连片500亩以上种植基地给予补贴;在加工价值链方面,建设汉台、城固两大加工集聚区,对引入的深加工企业实施税收返还政策,培育药膳、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在服务供应链方面,新建秦巴冷链物流中心,对线上销售额超500万元企业给予物流补贴。

针对政策扶持体系,冯翠萍建议设立农业转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重大技改项目;实施“乡村振兴人才绿卡”,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入学等优待;强化“味见汉中”等品牌建设,对使用区域品牌且年销超千万元的企业给予奖励,建立全域农产品溯源体系。

“通过产业升级与利益共享,既能提升竞争力,更能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冯翠萍说,这些建议将推动农业向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升级,助力形成企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多赢格局。

(记者乔妍)

市人大代表宋维:

夯实电力基础铺就共富之路

南郑区黄官镇作为省级非遗特色示范镇,近年来依托藤编、黄酒等传统技艺培育出多个特色产业集群,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但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现有电力设施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企业普遍反映电压不稳、断电频发,不仅影响设备运转,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产业升级步伐。”市人大代表、陕西黄官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维说。

他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电力单位对黄官镇电力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评估,科学制订改造方案,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电网改造进度,提升电网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电力升级不仅能守护传统工艺的传承,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李振华说,稳定的电力供应将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品质,进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乔妍)

市政协委员黄红娟:

以有机农业推动产业升级

“汉中地形多样,生态优越,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孕育了众多地标农产品,如汉中仙毫、城固蜜桔等一大批极具地域特色与品质优势的地标农产品,为汉中农业经济的稳健前行筑牢了根基。但目前也存在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链不完善、品牌聚集度低等问题,除绿茶外,多数产品市场知名度低、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市政协委员黄红娟说。

为打造汉中特色(有机)产业集聚地,促进产业集聚效应。在今年的两会上,黄红娟建议,全市推行“有机+产品”模式,大力推行有机产品认证,给汉中特色优势农产品统一冠名国家“有机”品牌,整合要素,走出绿色发展之路;将绿色有机产业纳入市、县两级政府议事日程,推行领导小组例会制度,设立相关发展机构,落实四级管理网络,加强考核。同时,把有机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加大扶持力度,各相关部门结合职能设立项目或资金专项,从多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深化思想认识,建立体制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将“有机”品牌打造成汉中经济发展亮点。

(记者高思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