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汉中 > 概况

汉中概况

地理位置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中为汉江上游谷地平坝;北与宝鸡市的凤县、太白县及西安市的周至县毗连,东与安康的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和紫阳县接壤,南与四川省广元市的青川县、旺苍县、朝天区以及巴中市的南江县、通江县和达州市的万源市相连,西与甘肃省陇南市的徽县、成县、康县、两当县相邻;在东经105°29′14″—108°16′49″和北纬32°08′52″—33°52′46″之间,东西长261.5千米,南北宽192.6千米,辖区面积27097平方千米。山地占全市面积的75.2%,丘陵占14.6%,平坝占10.2%。汉中盆地东西狭长,呈椭圆形。盆地从勉县武侯镇到洋县龙亭铺,东西长约116千米,南北宽5—30千米,市区附近宽25—30千米,为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的冲积平原。汉中市平均海拔为1128米、平均坡度为25.4°。

(数据来源:《陕西地理省情白皮书》(2011);辖区面积数据来源于汉中市公安局、汉中市自然资源局2022年供稿)

历史沿革

夏至西周,汉中市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汉中市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秦始置汉中郡(治在今安康市内)隶之。东汉初,郡治迁于南郑(今汉中)。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占据汉中,仍设汉中郡。三国魏景元四年(263)魏灭蜀,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晋太康十年(289)改设汉国,不久即废。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置秦州及70多个侨县。隋初,汉中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四州;贞观元年(627),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汉中属山南西道,道治设于南郑(汉中);天宝元年(742)设汉中郡、洋川郡、顺政郡,后又改为梁州、洋州(今洋县)、兴州;兴元元年(784)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我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等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二州。北宋至道三年(997)汉中内置兴元府及洋、兴二州,属峡西路;熙宁五年(1072)设利州路,其与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南宋绍兴十年(1140)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元代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明洪武三年(1370)改路为府,设汉中府。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兴安府(今安康市)。1913年设汉中道,辖今汉中、安康及商洛市部分县,共25县。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1935年,设立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设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

1996年2月21日,撤地设市,汉中地区改为地级汉中市。下辖汉台区(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11个县(区)。同年4月,开展撤区并乡建镇工作,全市66个区公所建制全部撤销,477个乡镇建制撤销203个。

2002年,成立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南郑经济开发区和汉台经济开发区合并)。

2003年年底,汉中市辖11个县(区)和1个开发区。

2011年,撤并乡镇46个。由撤并前的22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80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2015年6月乡建制在汉中消失。全市辖152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2017年,南郑撤县设区,增设中所营街道办事处。

2022年年末,全市辖152个镇、25个街道办事处,有1894个行政村、300个城镇社区。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汉中市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他较高的山峰有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区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千米,南北宽5—30千米,汉台区附近宽为25—30千米;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0%),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14.6%,平坝占总土地面积的10.2%。

【河流】汉中位于汉水之源、秦巴之间,属长江流域,主要分为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省引汉济渭重要水源地。

汉江水系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巴山之间,在汉中跨越汉台、城固、洋县、勉县、留坝、佛坪等6县区的全部和南郑、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等5县区的部分镇办,流域面积19600.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秦岭和巴山南坡,在汉中跨越略阳、宁强、南郑、西乡、镇巴等5县区的部分镇办,流域面积7506.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7.7%。全市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569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171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93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19条。

汉江又名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宁强县嶓冢山,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是陕西省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于安康白河县出境流入湖北省境内,于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千米。汉江在陕西省境内全长652千米,流域面积54711平方千米。在汉中境内流域范围北起秦岭,南达米仓山,西接嘉陵江流域,东至子午河、茶镇与楮河一带,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和西乡,横贯汉中盆地7个县(区)43个镇(办),境内全长270千米。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经凤县、甘肃两当、徽县,于徽县虞关乡土地庙流入略阳境内,至宁强县燕子砭镇沈家坪村流入四川,于重庆市朝天门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345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为长江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汉中市境内流域范围为干流贯穿的宁强县、略阳县,及部分支流流经的镇巴县、西乡县、南郑区巴山南坡区域,干流全长151.75千米,平均比降1.35‰,流域面积7506.8平方千米,流经略阳县白水江镇、马蹄湾镇、徐家坪镇、横现河街道办、兴州街道办、白雀寺镇、乐素河镇7个镇(办)以及宁强县巨亭镇、阳平关镇和燕子砭镇3个镇,共计流经2县10个镇(办)。

【土壤】汉中市土壤在全国属铝质土区域黄棕壤带,共有10个土类、21个亚类、38个土属、97个土种。全市土壤面积为263057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1%。土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区域性土壤分布规律也很有地方特色。土壤的水平分布由两个水平地带组成:一是秦岭山地棕壤、褐土带;二是秦岭南侧低山丘陵及其以南地区的黄棕壤、黄褐土带。分界线大致位于北纬33°30′附近偏南,即白雀寺—何家岩—张家河—武关河—小河—茅坪—秧田坝—陈家坝连线。在界线的北侧如略阳县、留坝县和佛坪县等地,不具备北亚热带的水热指标;分界线以南的勉县、汉台区、城固县、洋县和汉江以南各地基本上都达到了北亚热带的水热指标,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良好,如城固升仙村的桔园、南郑黄官都是久负盛名的生产基地。该界线是生物气候与土壤带相结合的北亚热带黄棕壤、黄褐土的北界,是汉中市土壤水平地带性的一条重要分界线,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布局问题。土壤的垂直分布可划分为6种垂直带谱:1.秦岭紫柏山南坡土壤垂直带谱:从下向上依次是黄棕壤(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00米)→山地草甸土(2300—2500米);2.秦岭摩天岭土壤垂直带谱:黄棕壤(1500米以下)→棕壤(1500—2200米)→暗棕壤(2200—2603米);3.秦岭活人坪梁土壤垂直带谱:黄褐土(800米以下)→黄棕壤(800—1500米)→棕壤(1500—2350米)→暗棕壤(2300—2700米)→草甸土(2700—3071米);4.秦岭黄桶梁土壤垂直带谱:黄褐土(540—800米)→黄棕壤(800—1500米)→棕壤(1500—2300米)→暗棕壤(2300—2904米);5.米仓山箭杆山土壤垂直带谱:黄褐土(425—1000米)→黄棕壤(1000—1700米)→棕壤(1700—2534米);6.米仓山北坡土壤垂直带谱中出现棕壤带的,只是少数几个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汉中市土壤的地域分布受地域性成土环境条件和人为经济活动影响,分为:1.盆地平坝农耕区的土壤分布。盆地中绝大部分土地被垦殖为稻麦两熟的肥沃农田。土壤组合的基本特征呈错综复杂的镶嵌型。人们的农耕活动为在高的地形部位多旱耕地,低平地形多水稻田,缓坡则兴修水平梯田。因此,土壤按“岭”“湾”“冲”“沟”组合,呈现特有的格局。2.秦巴低山丘陵地的土壤分布。秦岭低山丘陵地带,海拔800米以下的,主要是由第四纪红色亚黏土组成的汉江高阶地,土壤为黄泥巴、死黄泥。地势平缓处,垦为水田,是水稻土。汉江南岸丘陵地带,海拔700—1000米,多发育成黄沙泥,有些基座阶地,地表覆盖有红黏土,形成黄泥巴、死黄泥、血斑黄泥等。汉江南丘陵区的丘陵之间的众多坪坝,土壤为水稻土、草甸土、新积土的独立组合区,镶嵌在整个丘陵区黄褐土和黄棕壤的背景土被之中,而且水稻土以潜育性水稻土为主。3.秦巴山区的土壤分布。从河谷到山地,阴坡和阳坡、陡坡和缓坡、不同岩性和母质上分布有不同土壤。

气象•灾害

【概况】2022年全市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高温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和阶段性高温热害和干旱明显。全年主要气象灾害为高温、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冻害、冰雹大风。年平均气温14.9℃,较常年同期偏高0.8℃;年平均降水量918.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3%;年日照总时数1431.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82.9小时。年内共出现14个暴雨日,37站次暴雨和3站大暴雨。汛期(5—9月)降水量603.9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43.5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11.0℃,一日最大降水量177.8毫米。综合来看,全年光热充足,水分条件一般,阶段性高温干旱严重,总体气候评价一般。                                                                                                                                                                                                              

一、基本气候概况

1.气温

全市年平均气温14.9℃,较常年同期偏高0.8℃,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其中汉台、西乡、勉县、南郑、洋县、城固、宁强7个县区平均气温突破1961年以来历史极值。从各月来看:12月平均气温最低为2.9℃,较历年同期偏低0.6℃,8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7.5℃,较常年同期偏高3.2℃。其中6月、8月、11月平均气温均突破历史极值。从季节来看:年内四季气温均偏高,夏季气温创历史最强。

春季(3—5月):全市平均气温15.6℃,较常年同期偏高1.0℃,属于偏高年份。11县区不同程度偏高0.5—1.3℃。其中3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位。3月6—9日全市日平均气温超过10℃以上,11县区全部进入春季,入春时间较常年同期偏早4—7天。

夏季(6—8月):全市平均气温26.1℃,较常年同期偏高2.1℃,属于异常偏高年份,其中南郑、洋县、城固、勉县、汉台、西乡偏高2.5—2.8℃。8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属异常偏高。

秋季(9—11月):全市平均气温14.6℃,较常年同期偏高0.5℃,属于正常年份。其中镇巴偏低0.4℃,其余县区偏高0.4—0.8℃。

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3.7℃,较常年同期偏高0.1℃,属于正常年份。其中镇巴、佛坪偏低0.5—0.9℃,其余县区正常。

2.降水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918.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0.9毫米(偏多5.3%),属于正常年份。11县区降水量723.7—1468.3毫米,最多为镇巴1468.3毫米,最少留坝723.7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略阳、宁强、城固、镇巴、汉台降水量偏多1—2成,其余县区较正常略偏少。全市平均降雨日数107天,较常年同期偏少5天,其中宁强雨日最多达130天,较常年同期偏少1天。从各月来看:8月降水量最多为154.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1.9毫米(偏多1成),12月降水量最少为4.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0毫米(偏少6成)。从季节来看:春、冬季降水量偏多,夏、秋季接近常年。

春季(3—5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00.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属于正常略偏多年份。其中佛坪、镇巴偏少1—2成,其余县区偏多1—4成。

夏季(6—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411.6毫米,与常年同期持平,属于正常年份。其中宁强、汉台、镇巴、城固、略阳偏多1—2成,南郑、西乡、佛坪、勉县、留坝偏少1—2成。

秋季(9—1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81.5毫米,与常年同期持平,属于正常年份。其中略阳偏少2成,其余县区偏多1—4成。

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3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属于正常年份。其中略阳、留坝、南郑、汉台、宁强、佛坪、勉县偏多1—8成,其余县区偏少1—4成。

3.日照

全市日照总时数1431.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82.9小时,属正常年份。11县区年日照时数1178—1656小时。较常年同期相比,南郑、佛坪、西乡、镇巴偏多58—228小时,其余县区偏少22—335小时。从各月来看:7月日照时数最多为192.8小时,11月日照时数最少为38.7小时。从季节来看:春、秋、冬季日照时数偏少,夏季日照时数偏多。

春季(3—5月):全市日照总时数442.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3.8小时。其中南郑、佛坪、西乡、镇巴偏多15—71小时,其余县区偏少10—68小时。

夏季(6—8月):全市日照总时数567.4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39.1小时。其中汉台、略阳、宁强偏少2.4—128小时,其余县区偏多2.5—154.7小时。

秋季(9—11月):全市日照总时数180.1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01.2小时。11县区不同程度偏少54—124.2小时。

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全市日照总时数251.4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0.4小时。其中略阳、宁强、留坝偏少35—56小时,其余县区偏多14—57小时。

二、汉中市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全市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高温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

2022年汉中市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均达历史最强。全市平均高温日数长达33天,比常年同期偏多27天,西乡≥38℃高温达28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长时间。全市共出现5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其中3次达特强等级,8月3日至24日的高温综合强度为历史最强,持续时间最长,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破历史首次全域高温天气过程。

全市日最高气温≥35℃共有363站次,≥38℃高温113站次,≥40℃高温31站次,汉台、洋县、城固首次出现40℃以上高温,8县区14次屡刷极值。持续高温造成汉中市用电量激增,用电负荷和用电量两个指标不断攀升,8月以来多次刷新历史纪录。

2.暴雨点局部强度大,空间分布为东南部最多,西部次之,北部最少

2022年全市国家监测站共出现14个暴雨日,37站次暴雨和3站大暴雨。

强降水多达27轮次,区域性暴雨过程5轮次。全市暴雨主要出现在镇巴、南郑、洋县、西乡、城固,一日最大降水量达177.8毫米,8月29日出现在镇巴;乡镇监测站最大316.6毫米,7月22日出现在镇巴长店子,创全省同时段极值;1小时最大74.4毫米,7月22日03时出现在镇巴长店子。暴雨造成中小河流水位暴涨,局部出现洪涝、滑坡、塌方等灾害。

3.10月1—6日遭遇区域性暴雨,对国庆假期出行不利

10月1—6日全市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强降水主要出现在3日04时。全市共计86站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16站超过200毫米。最大累计降水量达308.3毫米,出现在镇巴星子山林场。最大日降水量178.5毫米,4日出现于镇巴黎坝;最大小时雨强48.5毫米,3日04时出现在洋县两河口。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多处道路塌方、部分河堤受损,供水管道中断,农田被淹。同时对国庆假期公众出行造成不利影响。

4.夏季气象干旱明显

全市从7月上旬开始最高气温屡破纪录,高温少雨和气象干旱迅速发展,8月中下旬到达顶峰。5—8月全市无降水日8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5天。特别是7月28日至8月15日11县区降水量仅18.8毫米,其中西乡、洋县无有效降水量,其余县区降水偏少6成至1倍。根据MCI综合干旱指数显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镇巴、佛坪大部分地方达到中到重度干旱。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土壤和作物蒸散作用加强,土壤持续失墒,无灌溉条件的旱坡地玉米、红薯等作物水分供应不足,出现卷叶萎蔫、灌浆受阻、高温灼伤等灾害,对夏播玉米等作物影响严重。

5.6月30日强对流天气极端和致灾性强

6月30日19时至7月1日07时,全市出现雷雨大风、短时暴雨、冰雹天气,此次强对流具有极端性强、致灾严重。其中汉台、南郑境内出现直径5—10毫米的冰雹;最大小时雨强达34毫米(30日20—21时,汉台区)。西乡、汉台、南郑、城固境内等遭受大风灾害袭击,极大风速西乡罗镇达21.9米/秒(风力达9级),南郑20.0米/秒(风力8级),汉台16.8米/秒(风力7级)。极端对流天气导致多处大树被吹翻倒地,多条道路积水严重,多个县区供电线路和供电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6.7月22日镇巴长店子日降水量316.6毫米,创全省同时段第一

7月21日晚上至22日白天,镇巴境内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雨强高达74.4毫米,22日03时出现在镇巴长店子,最大日降水量316.6毫米(镇巴长店子),雨强居同期时段全省第一。短时间强降水造成田地、道路冲毁,房屋受损,河水暴涨,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

7.11月月末遭遇寒潮天气导致剧烈降温                                                                                                                                           

11月28—30日全市出现入冬以来最强降温雨雪天气过程,全市均到达寒潮标准,其中宁强、镇巴达到强寒潮标准。48小时降幅达10—13℃,最低气温平川县区-1—1℃,山区-5—-2℃,部分高海拔山区自动监测站最低气温达-11℃,30日出现在南郑龙头山。此次寒潮天气是汉中市入冬以来最强的寒潮天气过程,11县区全部进入冬季,入冬时间较常年同期偏晚。雨雪降温天气造成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增大。但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减少农田、茶园病虫害,对净化空气、降低森林火灾风险有利。

8.首场低温雨雪来袭,持续时间长达9天

1月20—28日全市出现明显降温、雨雪天气过程,雨雪持续时间长达9天。佛坪、留坝、镇巴先后出现降雪,最大积雪深度为2厘米(27日留坝)。最大累计降水量16.8毫米,出现在南郑。11县区最低气温-1.8—1.0℃。此次雨雪寡照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对设施大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降低设施和畜牧棚圈保温效果,寡照不利棚内升温降湿,影响产量品质形成和病害发生。同时给生产生活、交通出行、春节前安全返乡等造成不利影响。

9.8月下旬出现旱涝急转,彻底解除夏旱                                   

8月25—30日汉中市出现暴雨、局地乡镇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市累计降水量132.1毫米,共有185站次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29站次超过200毫米。最大累计降水量镇巴县简池达346.3毫米。此次降水过程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降温幅度大,彻底结束了夏季高温酷暑天气,解除了夏旱。大量降水补充了土壤水分和塘库蓄水,同时对汉中市晚熟秋粮增产十分有利。但强降水造成局部农田作物损毁、中小河流洪水、低洼地段积水积涝以及次生地质灾害等,镇巴县29日大暴雨受灾较明显。

10.华西秋雨较常年偏早13天,强度偏强

全市秋雨开始时间于8月25日,10月29日结束,开始日期较常年偏早13天,结束日较常年略偏晚1天。11县区秋雨降水总量386.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8月25—30日、9月13—21日、10月1—8日、10月24—29日经历了4个多雨期,其中10月1—8日为今年秋雨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全市9个县区出现暴雨,镇巴连续两天两轮暴雨(1个大暴雨),24小时最大降水量镇巴达153.5毫米。本轮降水造成中小河流水位上涨,多处道路出现塌方、部分河堤受损,供水管道中断,农田被淹,全县20个镇(办)不同程度受灾。

三、气候影响评价

1.气候与农业

全年气温整体偏高,降水正常,日照偏多,≥10℃积温偏多。全年总体气象条件利大于弊,气象灾害较轻有利于农经作物生长,阶段性气象灾害严重对农业生产不利。冬季气温整体接近常年,日最低气温-7.4℃(2021年12月29日留坝),较常年最低气温均偏高,无低温冻害,大部分时段有利于油菜和小麦安全越冬。但2月气温较常年偏低1℃,导致油菜、小麦生长缓慢。春季光温水气象条件好,尤其是降水适宜,降水过程间隔适宜,关键时期降水及时,对春播夏播以及苗期生长、水稻均有利。夏季全市出现罕见高温少雨天气,尤其是7—8月高温综合强度为历史最强且持续时间最长。受高温天气影响,导致大部分县区达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高温造成植株灼伤,夏播玉米生长影响严重,水稻扬花、结实率、灌浆速度也受到影响。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两轮降水降温天气,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对汉中市晚熟秋粮灌浆增产十分有利,大大提高了产量。11月中旬至12月月末,全市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土墒水分充足,利于油菜、小麦生长和安全越冬。据农业部门信息,2022年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5.6公顷,产量10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和3.2%,全市蔬菜面积达6.8万公顷,产量达295万吨,均稳步增长。

2.气候与生态环境

年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大部分时段气象条件利于降低污染浓度,但阶段性低温雨雪、雾、霾和夏季极端强降水天气造成的道路结冰、低能见度以及暴雨洪涝等灾害对生态环境不利。受7—8月降水日数偏少、高温和辐射偏强等影响,气象条件不利于臭氧浓度下降。全年的2月、7月、8月、11月降水量偏少,面向生态修复、水库蓄水、治污减霾、森林防火等方面需求,汉中市气象局组织开展54次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降雨量,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助力农业生产。据2022年环境部门AQI数据显示,全市优良天数324天,优良率88.8%,同比增加20天。

3.气候与交通

全年对交通运营的不利天气有夏季暴雨、风雹、强对流天气、冬春季雨雪、雾和霾天气。其中6月30日、7月22日、8月25—30日和10月1—8日等强对流天气与区域性暴雨天气引发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和城镇积水积涝等,使公路交通安全风险加大。1月21—28日、2月5—7日、11月28—30日持续雨雪低温天气,造成道路湿滑以及山区道路结冰。

4.气候与林业

全年降水略偏多,土壤相对湿度适宜,全年除了夏季高温干旱外,其余时段气象灾害较历年偏轻。春季3—5月降水略偏多,气温偏高,降水分布均匀,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植被生长发育,夏季6—8月全市高温干旱,导致土壤湿度、水分明显减少,对植被生长不利,但7月中下旬、8月下旬出现两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极大缓解了夏季旱情,利于植被生长发育;9—12月份降水逐渐增多,降水有效补充了植被水分。根据MODIS/Aqua卫星多天合成数据结果显示:全市植被指数高于去年同期。与去年同期对比,汉中市植被长势为全省最好,占比为1.64%,NDVI平均值为0.51。

5.气候与旅游

根据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三项综合指数得出的气候舒适度指标结果显示,全年汉中市最佳旅游时期为春秋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春季(3—5月)气温适宜,入春早,油菜花开的季节,正是春茶采摘时期,为最佳旅游时期。秋季(9—10月)气象各项指数为最佳时期,汉中市城固柑橘、洋县酥梨、宁强核桃等应季水果正逢上市,利于广大游客畅游金秋汉中。全年旅游不舒适期为夏季高温时期,但留坝、佛坪地处秦岭南麓,海拔较高,温湿指数较低,是炎热夏季避暑的最佳地方。

6.气候与公众生活

全年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其中汛期6月中旬至8月下旬前期出现历史罕见极端高温天气,高温酷暑天气给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持续高温引发能源供应达到尖峰,全市用电负荷和用电量两个指标不断攀升,对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10月上旬出现极端强对流天气和暴雨洪涝,强降水引发山体滑坡、塌方、城市积水和交通、电讯中断,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1月下旬、2月上中旬、11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出现低温雨雪、雾和霾天气,阶段性气温骤降容易引发感冒、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等疾病,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2022年汉中市各类灾害共造成11个县区9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9亿元。

水文

【降水】2022年汉中市平均降水972.2毫米,与多年平均降雨量(913.7毫米)基本持平,降水在区内的分布大致为南部大于北部,秦巴山区大于平川。最大点雨量为汉江水系镇巴县观音堂站,年降水量1720.5毫米,最小点雨量为嘉陵江水系略阳县白水江站,年降水量为609.8毫米。

【洪水】汛期汉中市境内主要江河出现洪水过程105站次,其中超警戒流量过程12站次。

【径流】2022年嘉陵江流域汉中境内属偏枯水年,嘉陵江略阳水文站年径流量22.90×108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比较偏小3成。汉江干流洋县站以上及支流年径流量普遍偏小1—2成。其中汉江干流武侯镇水文站年径流量10.23×108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比偏小1成多;汉中水文站年径流量25.64×108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比偏小2成;洋县水文站年径流量48.90×108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比偏小1成多;褒河马道水文站年径流量7.576×108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比偏小2成多;牧马河西乡水文站年径流量8.023×108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相比偏小1成多。

【泥沙】嘉陵江略阳水文站年输沙量180×104吨,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小9成;汉江洋县站以上干支流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普遍偏小8成,洋县以下汉江支流牧马河西乡站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小6成。汉江干流武侯镇水文站年输沙量24.7×104吨;洋县水文站年输沙量88.2×104吨,褒河马道水文站年输沙量10.6×104吨,湑水河升仙村水文站年输沙量1.93×104吨,喜神坝河江西营水文站年输沙量3.80×104吨,酉水河输沙量1.42×104吨、牧马河年输沙量14.0×104吨。

【水质监测与评价】完成了23个水资源质量监测断面的水质分析,主要监测项目有pH、电导率、总氮、矿化度、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氨氮、硝酸盐氮、铁、锰、挥发酚、氰化物、六价铬、总磷、氟化物、铜、锌、铅、镉、砷、汞、硒、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等,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指标评价法(总氮、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目标为限值,确定主要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各断面水质类别均在Ⅰ—Ⅱ类之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功能区考核目标,水质状况良好。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汉中市地处秦岭褶皱系南缘与扬子地台北缘的接合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中国西部有利成矿带之一,是陕西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特色非金属矿产富集区。

汉中市矿产资源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具有四个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域:一是宁强、略阳、勉县多金属成矿带和碑坝白玉多金属成矿带,是多金属矿产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二是汉台、城固北部石英矿区,具有丰富的石英岩矿产资源;三是西乡县北部花岗岩矿区、瓦道子石膏矿区,是花岗岩石材、石膏的主要产区;四是镇巴县、南郑区是汉中市能源矿产前景区,镇巴县是汉中市煤炭主产区,镇巴和南郑区块内页岩气赋存的可能性很大,潜力可观。

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中煤、铁、铜、锰、金、磷、石膏、花岗岩、石英岩、石灰岩、建筑用石料及砖瓦黏土(页岩)等为主要开发利用矿产,其中铁、锰、金、磷、石膏、花岗岩、石英岩、水泥用灰岩、砖瓦用黏土(页岩)等矿产为汉中市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均能够满足较长时间开发和市场需求。

【森林资源】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03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72.8万公顷,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25.6%;森林覆盖率63.79%,林木总储量1.5亿立方米。境内天然林多为次生林,原始林已不多见,仅在高海拔地区稍有残留。人工林以马尾松、杉木、油松、华山松为主,多为纯林。主要用材树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杉木、华山松、油松、巴山松、栎、桦、椴、漆、杨等。主要林特产品有:天麻、茶叶、橘柑、核桃、油桐、生漆、木耳、香菇、杜仲、厚朴、五倍子、板栗等,已成为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黎坪、天台、五龙洞、紫柏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牢固关、云雾山、褒河、龙头山、苗寨5个省级森林公园。

【植物资源】全市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六大植物区系。中国—日本植物区系:主要有银杏、杉木、粗榧、铁杉、侧柏、柏木、圆柏等属种及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木兰科、珙桐科、木樨科、榆科、豆科、桦木科、杨柳科、楝科、漆树科和竹亚科等树种成分;马来亚植物区系:主要有桑科、苦木科、含羞草亚科、梧桐科、夹竹桃科、棕榈科、大戟科等树种成分;北美植物区系:主要有山核桃、檫木、鹅掌楸等树种成分;华中植物区系:主要有岩栎、刺叶栎、冬青、长梗冬青、少子领春木、米心水青冈、厚朴、枫香、金钱槭等树种成分;华西植物区系:主要有华山松、锐齿栎、铁橿子、峨眉蔷薇等树种成分;华北植物区系:主要有油松、辽东栎、坚桦等优势种及伴生的毛樱桃、花楸、胡枝子等树种成分。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有282科、1160属、2942种,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74种(国家级30种,省级44种)。

【野生动物资源】全市已查明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8种。其中鸟类405种、兽类142种、两栖类27种、爬行类44种,列入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12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2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99种、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30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金丝猴、大熊猫、羚牛、云豹、豹、华南虎、林麝、豺、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朱鹮、金雕、白肩雕、黑鹳、东方白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冠长尾雉、青头潜鸭、彩鹮、秃鹫、乌雕、草原雕、白尾海雕、猎隼、黄胸鹀、川陕哲罗鲑,共28种;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猕猴、藏酋猴、狼、貉、黑熊、小熊猫、黄喉貂(青鼬)、石貂、水獭、猞猁、鬣羚、斑羚、岩羊、黄羊、豹猫、毛冠鹿、赤狐、血雉、红腹角雉、勺鸡、红腹锦鸡、灰鹤、蓑羽鹤、红翅绿鸠、大鲵、虎纹蛙、细痣疣螈、秦巴北鲵、山溪鲵、西藏山溪鲵、秦岭细鳞鲑、贝氏哲罗鲑、山瑞鳖、乌龟、极北蝰、白琵鹭、大天鹅、鸳鸯、花脸鸭、斑头秋沙鸭、鹮嘴鹬、水雉、鸢、赤腹鹰、凤头鹰、雀鹰、苍鹰、松雀鹰、蜂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灰脸鵟鹰、白尾鹞、黑颈鸊䖚、黑鹇、黑冠鹃隼、凤头鹃隼、游隼、黄爪隼、灰背隼、燕隼、红脚隼、红隼、小鸦鹃、灰喉针尾雨燕、红腹山雀、云雀、金胸雀鹛、斑背噪鹛、大噪(草)鹛、眼纹噪鹛、橙翅噪鹛、红嘴相思鸟、画眉、鹩哥、黑喉歌鸲、金胸歌鸲、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红交嘴雀、蓝鹀、三趾鸦雀、白眶鸦雀、红角鸮、领角鸮、普通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鹰鸮、纵纹腹小鸮、灰林鸮、长耳鸮、短耳鸮、黄脚渔鸮、中华虎凤蝶、阿波罗绢蝶、金裳凤蝶、三尾褐凤蝶,共99种;列为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有猪獾、狗獾、鼬獾、花面狸、小麂、苍鹭、草鹭、大白鹭、中白鹭、翘鼻麻鸭、赤朱雀、赤胸灰雀、狍、夜鹭、豆雁、斑头雁、赤麻鸭、绿头鸭、红翅凤头鹃、酒红朱雀、王锦蛇、秦岭蝮蛇、小角蟾、中国林蛙、斑腿树蛙、玉带凤蝶、金凤蝶、宽尾凤蝶、红基美凤蝶、枯叶蛱蝶,共30种。

【水资源量】(一)降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08毫米,降水总量247.4亿立方米。受地形影响,区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差异较大。在空间上,呈现出山区大于平坝丘陵,巴山多于秦岭。巴山山区年均降水量在1100—1700毫米之间,平坝及丘陵地区年均降水量在800—900毫米之间;秦岭南坡以褒河为界,以东由南向北递增,变幅在900—1000毫米之间,以西由北向南递增,变幅在800—1000毫米之间,嘉陵江流域由北向南递增,在700—1400毫米。在时间上,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10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际降水量变化,变差系数(Cv)在0.18—0.32之间。

(二)地表水资源(河川径流)

1.地表水资源量。全市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为144.1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529.8毫米。其中汉江流域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99.8亿立方米,占全市径流量的69.3%,折合年径流深506.6毫米,嘉陵江流域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44.3亿立方米,占全市径流量的30.7%,折合年径流深590.7毫米。全市不同水平年径流量分别为136.18亿立方米(P=50%),103.89亿立方米(P=75%),71.89亿立方米(P=95%)。

此外,全市还有73.5亿立方米的过境客水,其中汉江流域为26.2亿立方米,嘉陵江流域为47.3亿立方米。

2.地表径流时空分布特点。年径流的地区分布与年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相似。汉江以北,褒河以西年径流深由北向南递增,变化范围在300—500毫米之间,褒河以东年径流深由北向南递减,变化幅度在500—300毫米之间。汉江以南,由北向南递增,一般在400—1200毫米之间变化,而冷水、濂水河流域上游年径流深高达1200毫米以上,为全省之冠。嘉陵江流域的略阳、宁强一带径流深由北向南递增,变化范围在200—600毫米,相差较多。汉江平川区年径流深在300毫米以下,为汉中市的低产流区。

径流的年内分配和降水的年内分配关系十分密切。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10月,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0%—70%。河流丰枯变幅大,最高可达数千倍。冬季为少雨季节,流量小且稳定。但在稻田用水集中的6月份径流量仅占年径流量的3.7%,与同期农田灌溉需水矛盾突出。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在0.36—0.5之间,武侯站年最大与最小径流量之比达4.49。

汉江干流汉中断面生态流量(国控监测点在龙岗大桥下):非汛期(11月至4月)为9.48立方米/秒,汛期(5月至10月)为22.4立方米/秒。

(三)地下水资源

1.地下水资源量。汉中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1.75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为24.33亿立方米,平坝区为7.42亿立方米;汉江流域为24.6亿立方米,嘉陵江流域为7.15亿立方米。

2.汉江平坝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汉中市平坝区地下水资源量为7.42亿立方米,其中汉中盆地地下水资源量为7.0亿立方米,平均补给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千米42.66万立方米,西乡盆地地下水资源量为0.42亿立方米,平均补给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千米35.36万立方米。采用平均布井法计算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25亿立方米,其中汉中盆地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01亿立方米,平均开采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千米29.49万立方米,西乡盆地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24亿立方米,平均开采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千米68.92万立方米。

(四)水资源总量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6.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44.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1.75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量为29.6亿立方米。按流域分,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102.53亿立方米,嘉陵江流域水资源总量43.72亿立方米。不含汉江和嘉陵江的过境客水量。

(五)水质

1.地表水天然水质。区内地表水天然水质一般为重碳酸盐钙镁型,弱碱性。丰水期水质好于枯水期。丰水期水质一般优于Ⅲ类水标准,仅在枯水期个别河段为Ⅳ类水。汉江水系矿化度为100—200毫克/升,低于或接近全国河流平均值(166毫克/升);嘉陵江水系矿化度为170—230毫克/升,略高于全国河流平均值。汉江水系总硬度为50—90毫克/升,为软水;嘉陵江水系为80—135毫克/升,为微硬水。总体上,区内地表水天然水质良好,满足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要求。

2.地下水水质。汉中盆地地下水属重碳酸盐钙镁型水,仅在局部地段硫酸根离子含量较高。地下水矿化度一般低于1000毫克/升,

属低矿化度淡水。总硬度在100—300毫克/升(CaCO3计),为软水至微硬水,pH值一般在7.0—8.0之间,中性偏碱。总的来看,地下水水质较好,一般优于地下水Ⅲ类标准。

(六)近三年开发利用情况

1.供水情况。汉中市供水水源主要为地表水,其次为地下水和其他水源。

2.用水情况

汉中市有陕西最大的水稻灌区——石门水库灌区,全市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85%左右。

【旅游资源】2022年,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188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张骞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汉中三堰,包括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博物馆24座,其中国有文物系统博物馆16座(享受免费开放政策的博物馆5座)、非国有博物馆4座、社区博物馆4座。馆藏等级文物177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12件(套),二级文物225件(套),三级文物1437件(套)。

建成国家A级景区34处,其中AAAA级景区17处(石门栈道景区、兴汉胜境景区、黎坪景区、龙头山景区、张骞墓景区、华阳景区、朱鹮梨园景区、骆家坝景区、午子山景区、武侯墓、武侯祠、青木川景区、汉江源景区、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张良庙—紫柏山景区、留坝栈道水世界景区、佛坪熊猫谷景区)、AAA级景区16处(古汉台景区、拜将坛景区、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南湖风景区、红寺湖景区、桔园景区、南沙湖景区、蔡伦墓祠、鲤鱼仙山景区、汉钢工业旅游景区、诸葛街景区、灵岩寺景区、徐家坪景区、草坝景区、渔渡景区、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秦岭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7个(汉台区、洋县、勉县、留坝县、南郑区、宁强县、佛坪县),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留坝县火烧店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留坝县火烧店镇望星台村、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勉县勉阳街道办事处天荡山社区、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汉山村、留坝县留侯镇营盘村),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22个(汉台区:河东店镇、老君镇、武乡镇,南郑区:黎坪镇、汉山街道办,城固县:桔园镇,洋县:华阳镇、龙亭镇、纸坊街道办、磨子桥街道办,西乡县:骆家坝镇,勉县:武侯镇,宁强县:青木川镇,镇巴县:黎坝镇,留坝县:武关驿镇、留侯镇、玉皇庙镇、马道镇,佛坪县:长角坝镇、西岔河镇、大河坝镇、袁家庄街道办),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1个(汉台区:老君镇皇塘村、武乡镇吴庄村,南郑区:阳春镇陈村,城固县:桔园镇刘家营村、双溪镇石堰坪村、莲花街道办莲花池村,洋县:纸坊街道办巩家槽社区、华阳镇红石窑村、纸坊街道办草坝村、龙亭镇柳山村,西乡县:城北办莲花社区、峡口镇江榜村、城南办五丰村、骆家坝镇骆镇社区,勉县:定军山镇诸葛社区,宁强县:汉源镇七里坝村,略阳县:五龙洞镇五龙洞村、徐家坪镇朱儿坝村,镇巴县:青水镇朱家岭村、黎坝镇柳营村、小洋镇鲁家坝村,留坝县:留侯镇闸口石村、武关驿镇河口村、火烧店镇天星亮村、火烧店镇中西沟村、留侯镇庙台子村、玉皇庙镇两河口村,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袁家庄街道办王家湾村、长角坝镇龙草坪村、袁家庄街道办东岳殿村、西岔河镇耖家庄村)。

全市现有旅行社29家,星级饭店25家(四星级3家,分别为邮政大酒店、红叶大酒店、金江大酒店)。

汉中AAAA级景区简介

【石门栈道景区】石门栈道景区位于汉中市中心城区北15千米,以石门水库为依托,风景秀丽,古迹荟萃,汇集了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门、千年古蜀道褒斜栈道、书法瑰宝石门摩崖石刻等遗址遗存。褒斜栈道始于战国,兴盛于秦汉,沿用至民国,栈道临崖临水修建,古时为重要行军、通行道路,历史上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曹操题衮雪”“诸葛亮六出祁山”等典故均发生于此。石门内外石壁上留存的汉代至南宋的十三方石刻,被称为国之瑰宝。景区集栈道文化、古褒国文化、水文化、两汉三国文化为一体,属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兴汉胜境景区】兴汉胜境景区位于汉中市市区兴汉新区,紧邻汉中高铁站,占地1.6平方千米,是以汉文化遗存和优良的山水生态环境为依托精心打造的汉文化主题旅游区,主要由汉文化博览园、汉人老家街、张骞风情街等核心景区构成,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黎坪景区】黎坪景区位于南郑区黎坪镇,地处大巴山腹地,距汉中市区70千米。景区总面积9304公顷,集山、水、林、石、草等自然景观和巴山民俗风情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目前已开发并向外开放的主要景点有剑峡、玉女峰、枫林瀑布、天书崖、海底石城、中华龙山、红尘峡等。其中,中华龙山景观最为震撼,它形成于4亿年前的奥陶纪,山体岩石呈红褐,岩面酷似龙鳞,岩石类似各种动物,形态各异,海底古生物化石随处可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红尘峡景点夏季遮天蔽日,碧水潺潺、处处瀑布;秋天,满山红叶,五彩斑斓。

【龙头山景区】龙头山旅游景区位于南郑区小南海镇,米仓山主梁川陕交界处,距中心城区45千米、南郑区55千米,距宝巴高速龙头山出口仅5千米,核心区面积8.24平方千米。景区属大巴山米仓山山系,海拔950—2336米,年平均气温7.4℃。云海、日出、奇花、彩林、怪石、冰雪等变幻莫测的独特高山自然景观,茫茫的原始林海,罕见的珍禽异兽等,组成了一个山奇秀丽、环境优美、风光迷人的高山自然风景度假区。龙头山奇特的地形及温润的气候,形成了“春赏杜鹃夏避暑,秋观彩林冬玩雪”的四季旅游格局,是秦巴区域最具特色的彩林观赏基地、最具规模的冰雪运动休闲世界,是集生态旅游、运动康养、科普教育、山地度假等于一体的AAAA级旅游景区。

【张骞墓景区】张骞墓景区位于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紧邻汉中机场和西成高铁城固北站。景区是依托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汉博望侯张骞墓冢而建的陵园式历史和人文景观。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为全国爱国主题教育示范基地。

【华阳景区】华阳景区位于洋县华阳镇,距县城50千米,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是陕西省十大自然景观之一,地处洋县北部秦岭南麓腹地,平均海拔1700米,山水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四大国宝聚居于此,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国宝观赏、红色文化、科考探险、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景区。先后被中省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

【朱鹮梨园景区】朱鹮梨园景区,位于洋县城北的牛头山麓,是以朱鹮之乡、万亩梨花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园林。景区依山傍水,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可观赏万亩梨花、牡丹花、油菜花花海,观国鸟朱鹮,属国家AAAA级旅游区。

【骆家坝景区】骆家坝景区位于西乡县西南部骆家坝镇牧马河源头,巴山米仓山北麓,距县城45千米处。古为商贸重镇,物产富饶,后因商贾在此倒换骡马而更名为骆家坝,早在汉代就有驻军,因遇夜惊军队而得名,又称惊军坝。景区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厚重,有骆家坝古街、钟家沟老街、米仓古道、米仓水道、米仓茶马道、汉王城、杨泗庙、三圣宫、将军山、玄天观等众多人文遗迹。牧马河横贯全境,河水清澈见底,境内峰峦叠翠,万亩生态茶园、春河奇石景观、原生态村落,寻古探幽,可居可游,是人们休闲娱乐、体验大自然的佳地,素有“魅力茶乡”“特色古镇”的美称,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午子山景区】午子山景区位于西乡县城东南12千米的堰口镇。距十天高速公路午子山出入口1千米,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核心区由底观、腰观、顶观三大古建筑群组合而成。素有“汉南胜景”“陕南小华山”之称。以“三峰峭立、二水环绕”的午子山为主体,包括了午子山、大峡河(含飞凤山)、后山茶园、田园风光和堰口古镇等景点,面积约25平方千米。景区有保持着原始生态的世界珍稀树种白皮松166.67余公顷。白皮松四季常青,苍郁挺拔,耐人观赏,为名山增色添秀。午子山景区胜迹众多,奇峰秀水,景色独特。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午子朝霞”“圣水灵潮”“龙洞飞泉”冠居西乡八景之首,是观光旅游的胜地。

【武侯墓】武侯墓景区位于勉县县城4公里定军山古战场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墓冢所在地,始建于公元263年,此后唐、明、清三朝均有修葺,文物荟萃,匾联层层,碑碣林立,山环水抱,独含天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侯祠】武侯祠景区位于勉县城西3千米108国道边,占地5.33公顷。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是纪念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祭祀祠庙,融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园林艺术于一体,祠内有珍稀花木旱莲,为汉中市花。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

【青木川景区】青木川景区位于宁强县西北角青木川镇,距县城115千米,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省最西的一个古镇,西去227千米即是九寨沟,全镇总面积208平方千米,因一条川道内有一棵青木树而得名,因传奇人物魏辅唐和古建筑而名声大振。古镇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历经百年沧桑,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古街古祠古建筑群等历史遗迹,周边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独特,构成融观光、休闲、文化生态度假为一体的中国传奇古镇,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汉江源景区】宁强县汉江源景区位于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的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西南,距县城5千米、宁强高铁站12千米、京昆高速棋盘关出口7千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景区总面积36.8平方千米,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属秦巴交汇地带嶓冢山脉,海拔900—1859米,森林覆盖率达97%,气候凉爽湿润、舒适宜人,有野生植物三千余种,野生动物近百种,是秦巴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景区内有双龙瀑布、飞虹瀑布、摩崖瀑布、地缝奇观、金蟾兆瑞、石缸幽潭、天香湖、天下玄门、圣寿寺、月亮湖等景观节点,是陕川森林康养度假胜地、中国天然氧吧和旅游休闲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五龙洞景区位于略阳县城以北48千米的五龙洞镇,总面积5800公顷,由五龙谷、白龙沟、青龙沟、三佛寺、氐羌民俗村五大片区组成,集奇峰、瀑布、溶洞、古树等自然景观和茶马古道、氐羌民俗等历史文化于一体,是汉中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AAAA景区。

【张良庙—紫柏山景区】张良庙—紫柏山景区位于留坝县留侯镇,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包括张良庙和紫柏山两大片区。张良庙又称汉张留侯祠,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臣“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功成身退隐居之地,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张良的祠庙,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柏山以“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的自然景观所著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留坝栈道水世界景区】留坝栈道水世界景区位于留坝县武关驿镇倒水湾,距留坝县城10千米。依托自然山势打造了惊涛海啸池、超级大喇叭、高山速降滑梯、儿童梦幻水寨、潮汐漂流河、滑板冲浪、森林疗养SPA等水上娱乐项目,是国内首个山地水世界,可同时容纳3500人亲水嬉戏,是陕南地区配套设施最全、游乐项目最丰富、设施设备最有特色的大型水上综合娱乐主题乐园。

【佛坪熊猫谷景区】佛坪熊猫谷景区位于佛坪县城以北20千米的长角坝镇,秦岭南麓腹地紧邻108国道,总面积1918公顷,是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观赏为特色,兼具山岳、峡谷、泉溪、云海、森林、奇石等自然景观的生态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