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地处秦岭腹地的留坝大地生机盎然。穿梭于田间地头,现代化农业园区与特色加工车间相映成趣,科技感十足的示范基地与农旅融合景点交织成章,处处跃动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近年来,留坝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建立“机制驱动、政策赋能、资源整合”三维发展体系,通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谱写出乡村振兴的时代乐章。
创新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构建“书记领衔、专班推进”工作体系,将农业稳增长纳入重点攻坚项目。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行“双周会商+专项调度”管理模式,形成“年度规划—季度分解—月度督导”全链条推进体系。通过项目清单化、责任具体化、节点可视化,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发展。
搭建数字化监测平台,对核心指标实施“三色预警”动态管理。创新“问题溯源—整改闭环—成效评估”工作机制,建成覆盖全县的农业主体信息数据库,基层工作效率同比提升45%。推行“目标考核+正向激励”制度,将农业实绩融入镇街考核体系,2024年全县8个镇街均提前完成阶段目标。
产业升级培育绿色动能
聚焦“菌、药、蜂”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发放产业扶持资金268万元,带动94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600元。建成4个现代化加工园区,研发深加工产品30余种,推动产业附加值提升42%。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设立专项基金1500万元,联合科研院所攻克15项技术难题。自主研发智能化生产线使菌棒单产提升32%,18款创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建成5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西洋参等道地药材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书写振兴答卷
从数字中感受变化,在增幅间丈量作风,202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突破7.66亿元,特色农业占比升至65%。食用菌综合产值达1.6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扩至4.2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处,粮食产能提升15%,创建农旅融合园区25个,带动乡村旅游收入超4000万元。
创新“订单农业+收益共享”模式,惠及群众4600余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20人,打造“味道秦岭”区域品牌,20余款新品通过展会平台走向全国,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2%。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以过硬作风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打好产业升级攻坚战,用实干实绩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留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方毅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