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改革中的“变”与“便”

我市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综述

“原以为要一个星期才能办好,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就拿到了证件,这效率太高了!”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营业用房建设项目许可证的余先生,领到证后难掩喜悦,毫不犹豫地在服务评价器上按下了“非常满意”。

和余先生一样,对我市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按下“满意键”的群众不在少数。从“一枚印章管审批”“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到“小时办”“不见面办照”……过去五年间,我市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企所盼,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用苦干实干的精神与真情实意的服务,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创新:改革驱动,屡获殊荣

近日,汉中嘉园合信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因《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到期及经营地址发生变动,到汉台区行政审批局办理相关手续。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需求后,立即启动“云端服务”新模式,实施“勘前指导”和“远程踏勘”,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审批过程中的踏勘关键环节。

据悉,2024年以来,汉台区聚焦低风险领域常办事项,创新实施了远程踏勘“云端服务”工作模式。申报主体可在区政务大厅“指掌微事通”小程序上随时向工作人员发起审批请求,即可获得专业的审批指导。精准的审批指导,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审批的时空限制,让办事如同“网购”般便捷。

为扭转企业、群众办事“满街跑”“满楼跑”的局面,我市精准发力,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事项138个和涵盖65个行业的“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链审批、一次办结”;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取消审批事项27项、审批改为备案事项7项、实行告知承诺事项19项、优化审批服务方式事项109项;深化低风险食品生产承诺制许可改革,推动审批环节从10个压减到3个,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为当即办理发证。

此外,我市还有多项改革在全国、全省表彰推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经验做法,被评为“陕西省改革优秀案例”;“十项举措破解行政审批服务难题”等2项做法,被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一业一证”集成服务改革,荣获“中国改革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等等。

为民:下沉服务,温暖民心

围绕企业和群众关注的民生领域,我市靶向施策,针对重点高频事项,全力推进服务向基层延伸下沉。持续推动全市177个镇办便民服务中心、221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不仅让基层服务场所旧貌换新颜,更为群众打造了家门口的“政务超市”。在县区政务大厅设立“市级审批事项专窗”,首批试点将57个事项赋权县区初审、受理,构建“属地申请、一链审批”的市、县区一体化联动审批服务机制,让服务的触角更深、更广。(下转第5版)(上接第1版)

近日,家住留坝县马道镇的杨先生拿着身份证和户口本,来到马道镇党群服务中心咨询并办理养老保险申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杨先生通过网上填写申请表、上传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现场拍照识别等一系列简便操作,不到20分钟的时间,申报信息上传审核即获通过。

“现在这‘新规定’真是又快又方便,我户籍在玉皇庙镇,本以为要去那边办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咨询,没想到当场就办成了。”杨先生高兴地说。

杨先生口中称赞的“新规定”,正是我市探索推行的“镇街村居联审联办”机制。这一创新之举打破了过去按管辖地受理办理的固有模式,打通了跨村、跨镇办事壁垒,让群众能够就近办理业务,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尤其是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因工因学因婚等流动人员办事创业“两头跑”的老大难问题。与此同时,我市还持续推动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实现与西安、铜川、榆林等地市240余项事项异地通办和省级300项行政许可事项在汉中收件转办,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烦恼。

不仅如此,我市还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拓展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和网办事项范围,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实现网办率逐步提升,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6.3%;实行周末和节假日政务服务大厅延时服务制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365天“不打烊”政务服务。五年来,全市累计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804.52万件,办结1802.28万件,办结率达99.9%。

惠企:营造更好更优发展环境

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成效几何,直接关乎地方营商环境优劣。近年来,我市始终聚焦企业最忧、最急、最盼的事项,推行企业开办“小时办”、优化项目审批等多项改革,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依托企业开办“小时办”模式,陕西德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代理人刘露通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平台”,提出了开办申请。对企业开办“套餐”事项进行勾选填报,仅用半天时间她就收到了“开办大礼包”。“完全没想到,以前需要一周左右,现在只用半天时间就办好了,太方便了!”刘露说。

自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来,我市在行政审批领域持续做“减法”,全力打造“点餐”办理、“极速”办结的“汉中速度”。五年来,全市累计登记各类经营主体269022户,其中企业39524户、个体工商户228290户、农民合作社1208户;截至目前,全市经营主体达418906户,总量居全省第三位。

项目审批也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突破的重点难点。我市探索推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模式,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市县一体化运行机制,有效解决重点项目审批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多事项、多环节瓶颈。政府类、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用时分别缩减为50个、38个工作日,时限均压减35%以上。

在汉中,企业收获的不仅有高效审批带来的时间红利,更有贴心暖心的全方位服务。我市精心构建项目“问诊”工作机制,主动将审批服务送进项目“工地”和企业“门口”;同时,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梳理、配置帮办代办服务事项,积极提供跟班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站式”贴心服务;还在园区建立政务服务工作站,为项目建设提供从开工到投产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安心扎根、茁壮成长。

五年来,全市累计核准(备案)企业投资项目23479个,总投资9402亿元。

展望未来,是续写辉煌的新起点。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里,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将持续推动审批服务运行标准化、审批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建设,着力打造“审批效率高、办事环节少、服务质量优、创新创业活、群众获得感强”的汉中审批服务品牌,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