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霁,晨曦洒在江面,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汉江两岸,正在晨跑的王先生拿起手机定格“打卡见虹”的美好瞬间;小吃店热面皮的摊位腾起阵阵白雾,映着前来吃早点的人们微笑的脸庞……
这是幸福园里最寻常的清晨,却藏着人间烟火中最动人的“平安注脚”。
两年来,我市公安聚焦“四下基层”千警进万家暖心送平安主题实践活动,3000余名民警带着民情日记本、问题解决单扎根一线,把交通维护好、把生态保护好、把经济护航好、把平安守护好,让城市秩序更加井然有序、安全稳定更有保障、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让宜居宜游的生态汉中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打造有序交通升级版
让城市血脉更加畅通
为打造更加顺畅有序的交通环境,我市公安通过“四下基层”走访收集意见建议,聚焦中心城区交通指挥调度、道路组织优化、精准勤务部署、治理效能提升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中心城区、重点部位道路疏堵保畅微治理。
针对“民主街、东大街高峰时段太堵了”的呼声,市交警支队联合高德地图公司开发智慧交管大数据算法模型,实时获取城区交通拥堵指数和节点车流数据,结合通行需求,通过红绿灯时长弹性调整+绿波带智能协调模式,调整设置时段、区域信号配时方案,优化城区主干道信号配时一张网,保障高峰期间通畅。
为解决部分车道不对称造成的瓶颈路口问题,提升天汉大道主线车流行驶速度,市交警支队优化拓宽非机动车道,统筹周边辐射区域路网资源,在远端提前预设高峰警力岗点8个、机动引导警力15名,并通过禁止左转、渠化分流等手段,减少车流冲突交汇。
我市公安还通过完善标志标线、优化信号灯控制、完善管理设施、加强秩序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改善通行环境,有效提升了主次干道通行效率。今年以来,汉中城区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电动车头盔佩戴率达95%以上,涉交通纠纷类警情同比减少20%,群众出行满意度达90%以上。
做好生态警务进阶版
让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6月21日,城固县公安局博望派出所民警与3名小学生携手,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池鹭;6月30日,汉台分局东大街派出所民警将一只落单的猫头鹰幼鸟送往野生动物保护站接受专业救治……
今年以来,我市公安以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建立起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的生态守护体系,持续推进生态警务建设,构建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的工作格局。
随着宣传的不断加强,保护动物理念深入人心。我市各地纷纷成立“护鸟”志愿者队伍,开展巡林护鸟等活动,协助公安机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今年以来,已救助朱鹮、池鹭等野生动物113只。
我市公安紧盯秦岭、巴山等野生鸟类主要栖息地和陕南、陕北候鸟迁徙通道,针对不同动物栖息特点,聚焦捕、运、售、食、玩、宣环节,联合行业部门对各类破获生态环境资源安全犯罪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联动打击,斩断犯罪利益链,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做实精准解难优化版
让城市安全更加可感
我市公安制定了《“四下基层”千警进万家暖心送平安访谈情况登记表》,要求民警带着问题去、揣着答案回,内容涵盖关爱独居老人、校园安全、反诈宣传等12类民生事项,建立了走访、建档、交办、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民警累计走访7.7万户、群众23.3万人,摸排矛盾纠纷422起、化解399起、移交23起,入户宣讲2.8万次,收集社情民意737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34件。
在洋县华阳镇,背包警务队成了山村里的流动平安站。民警们背着装满身份证办理设备、笔记本的登山包,每月徒步60公里走遍了村村落落。
勉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定期走访辖区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帮扶关爱孤寡老人2名,帮助找回走失小孩、老人5人,多方取证补录3年以上无户籍人员2人。
城固县公安局选聘警务助理240名,吸纳村组干部、网格员、物业保安等社会力量2345人参与基层治理,建强了群防队伍,将邻里间家长里短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我市公安推出反诈精准滴灌模式。对易受骗的老年人,民警走进社区开展面对面交流宣传;对学生群体,联合学校开展模拟诈骗演练;对企业财务人员,推送案例警示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