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组织的稻油轮作“1253”示范田测产验收捷报频传:汉台、勉县、城固多地测产成绩喜人,勉县新街子镇杜寨村的“华浙优210”品种更是以863.1公斤的最高亩产创我市历史新高,为长江上游水稻大面积提产增效提供了“汉中方案”。
在城固县文川镇文星村示范田里,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依据《粮油作物实收测产验收办法(试行)》,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测产工作,仔细测量面积、收割稻谷、称重测算,并详实记录各项数据,确保结果科学准确。
经过测算,该示范田里示范品种“华浙优210”亩产约728.3公斤,“华浙优261”亩产680.5公斤,均远超650公斤的目标产量。
“今年试种了一亩多‘华浙优210’,本来还担心收成,专家一测产,比预期高出一大截!明年我肯定继续扩种。”该村村民杨建华高兴地说。
而杜寨村种植的“华浙优210”水稻表现更为优秀。今年,杜寨村“1253”稻油轮作高产示范片种植了600多亩“华浙优210”水稻,平均亩产829.7公斤,最高亩产863.1公斤,刷新汉中市水稻亩产最高纪录。
同样因“华浙优210”品种喜获丰收的,还有汉台区宗营镇上街村。该村种植的620亩“华浙优210”水稻,平均亩产816.9公斤,最高亩产达838.3公斤。
亮眼的高产成绩并非偶然。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稻油轮作“1253”(大米1000斤、菜油200斤、产值5000元、实现纯收入3000元)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以及“两增一控”等关键栽培技术,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加持下,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副主任高媛表示,此次测产结果不仅充分验证了“华浙优”系列品种的优良特性和集成技术的可靠性,更为后续新品种、新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