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陕西日报】留坝:享“秦岭十景、十色生活”

7月8日,游客漫步在留坝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本报记者段承甫摄

本报记者段承甫实习生刘依瑶韩默

炎炎夏日,不少人渴望到山野间寻一份清凉。夏季平均气温仅有22℃的留坝县,成为隐匿在秦岭山中的“宝藏避暑地”。

这座仅有4.2万人口的小城,森林覆盖率高达92.03%,年均空气优良天数超360天。依托得天独厚的“凉资源”,留坝倾力打造涵盖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体育赛事、康养度假、民俗体验等多领域的旅游产品。3年来,留坝年均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7月8日,沿着蜿蜒的公路行至火烧店镇烧房坝村,记者一行来到掩映在竹林深处的溪桥竹苑民宿。

“朋友先前在这里住了近一个月。一周前,我应他的邀请来长住,体验非常好。每天推门见山,满眼都是绿色,饭后吹着山风散步,整天都是愉悦的。”宝鸡市民赵琼璋说。

47岁的薛顺国是这家民宿的主理人,在外务工20多年。他怎么也没想到回到家乡后,自己竟然走上一条从未设想过的新路。

两年前,看着留坝的人气越来越旺,薛顺国响应号召改建自家房屋,建起溪桥竹苑民宿。

“建设过程中,我们在细节上花了很多心思。打造观赏鱼塘、种植花草蔬菜……一切都是为了给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体验。”薛顺国说。

近年来,留坝以“秦岭十景、十色生活”为主题,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打造了十大特色民宿集群,构建起全域民宿产业新格局。目前,散落在留坝绿水青山间的民宿院落达182家,“秦岭原乡·宿在留坝”旅居品牌越叫越响。

不仅民宿火爆“出圈”,留坝县品牌赛事的影响力也在日渐提升。

今年3月底开始,留坝县常态化举行陕西留坝商会超级公益足球赛,目前已举办了52场比赛。

“陕西留坝商会超级公益足球赛不仅是球迷的盛会,还是留坝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赛事期间,非遗展演、民俗歌舞表演、乡村美食文化节、商超夜市等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留坝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大伟说。

留坝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不仅在于丰富多元的旅游业态,还在于逐渐渗入乡村肌理的乡村美学与田园气质。

在武关驿镇河口村,闲置的旧农具成为勾起乡愁的“文物”,废弃的木桩变身为原生态的标识牌,杂草堆、乱石堆被改造成小花园等微景观。小小的村庄,让游客每走几步都能“撞见”融入村民日常的乡村美学。

在留侯镇庙台子村,316国道旁,一座被数百件根雕装点的农家小院吸引着来往游客。80岁的村民张秉刚热爱木雕,一次偶然巡山时,一个形状独特的树根引起他的兴趣:“这么美的纹理,当柴烧太可惜了。”正是这份对自然馈赠的珍视,让张秉刚踏上了根雕创作之路。

“七分天成、三分雕琢”,几年来,张秉刚创作了大量体现秦岭特色的根雕艺术品。这些饱含乡土气息与艺术匠心的作品,不仅受到过往游客的青睐,还被众多艺术爱好者收藏。

白墙彩绘之外,留坝的乡村美学还巧妙地融入本土的村庄风貌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留坝乡村的美丽底色,也是让游客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田园气质。

如今,凭借丰富多元的旅游业态和乡村美学的文化内核,留坝构建起四季皆有景、季季景不同的文体旅新格局:春赏紫柏山盛放的杜鹃花海,夏季体验商超球赛的激情与火热,秋季漫步“秦岭最美廊道”看层林尽染,冬季在紫柏山滑雪场雪道上飞驰……

“我们将紧扣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统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链、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放心游留坝’品牌建设各项任务,深挖乡村旅游、避暑经济、全域旅游潜力,努力把留坝从‘旅行目的地’打造成游客‘精神归属地’。”王大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