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喜讯:4月4日上午10时55分,2025年陕西首只人工繁育的朱鹮破壳而出;时隔不到24小时,第二只雏鸟于次日上午8时06分顺利诞生。这对被命名为“青青”“呦呦”的朱鹮宝宝,为这个春天注入了盎然生机。
据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介绍,此次诞生的两只幼鸟体重分别是54.1克、56.4克,目前生长状况良好。其父母系人工饲养的明星朱鹮夫妇(环志编号C24、C45),它们于3月8日开始卧巢产卵,共产卵4枚,是今年当地人工饲养朱鹮中产卵最早的。
“大宝因为出生在清明,取名‘青青’,应和春天万物萌发的青翠景象。二宝取名‘呦呦’,出自《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人工繁育中心主任高洁表示,3至6月是朱鹮的繁殖期。从去年冬季开始,他们就特别注重人工饲料的搭配,为今年朱鹮繁殖打下较好基础。截至目前,已陆续有21对朱鹮产卵,预计今年新增朱鹮幼鸟50只左右。繁育中心将继续采取自然育雏和人工孵化相结合方式,确保繁育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