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汉中市图书馆内书香氤氲,温馨氛围扑面而来。少儿阅览区里,“小小讲书人”活动引得孩子们踊跃分享书中趣事;培训室内,“手创时光环保伴成长”DIY课程上,亲子间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报告厅中,“天汉文旅大讲堂”座无虚席,听众全神贯注地记录……如今,这样生动鲜活的文化场景,已成为馆内常态。
截至目前,该馆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00余场,惠及读者超100万人次,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惠民之路,持续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注入丰富内涵。
9月1日,在亲子阅读活动现场,市民李丽感慨:“每周带孩子来馆参加活动,已成为家庭固定安排。”她的话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长期以来,该馆秉持“年年有创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理念,精心打造多个优质文化品牌。其中,“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设置20余个特色主题,吸引超3万人次参与。作为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分会场,联合11个县区图书馆开展140余项活动,参与量达30万人次。“三秦最美领读人”评选、市县朗诵大赛更成为区域内亮眼的文化名片。此外,汉图公益讲座、“小小讲书人”等活动持续发力,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群体提供精准优质的文化服务。
数字技术赋能,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边界。该馆搭建微信、抖音等多平台传播矩阵,发布各类文化内容二千多条,总浏览量超1200万次,“小小故事会”系列短视频单条最高播放量超50万。馆内数字阅览专区配备电子阅读机、朗读亭等设备,免费向读者开放13万册电子图书、3万册有声资源,累计开展线上活动三百多场,服务群众16万人次。
在拓展服务维度上,该馆积极推动“图书馆+”合作模式,不断延伸文化服务触角。跨区域合作中,与神木市图书馆联合开展“秦岭南北读民俗”活动,两地儿童通过视频互动交流,民俗手工作品同步联展,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部门协作方面,与20余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携手消防部门开展防灾演练,联合科协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让文化服务与实用知识深度融合。馆校共建领域,与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设立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青春文明行”等实践活动,其中“树天汉文明新风社会实践团”入选文旅部专项社会实践案例。
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该馆推出“精准滴灌”式服务:面向青少年,开设暑期公益课堂,年均服务超5000人次。面向老年人,开展“松柏计划”,提供健康讲座、智能手机使用培训。关注特殊群体,完善视障阅览室设施、设立农民工阅读专柜。同时,“图书七进”活动持续走进社区、医院等地,惠及4万余人次。
在空间改造与智慧建设上,该馆同样成果显著。设立24小时自助“阅读吧”,实现馆内Wi-Fi全覆盖并引入智能系统,增设文创非遗展示区、阳光休闲阅读区等特色空间,不仅使阅览座位数量增加30%,更将读者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成功获评“全省最美阅读空间”“群众最喜爱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