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好风凭借力 创新正当时——我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纪实

科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则赋予它持久的生命力。

从2014年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2018年跻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的17个创新型城市,到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汉中的发展进程中,“创新”二字无疑有着非比寻常的分量。近年来,汉中科技创新领域成绩斐然:米克隆非接触智能数字化精密检测仪、忠乾数控工控机无线网联智能互动平台2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运飞机、数控机床、应变式传感器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陕飞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类特种飞机填补了国家多项航空武器装备空白……开放包容的汉中,奏响创新之强音,让“汉中制造”底气十足,也为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机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明确了现代化城市创新发展的定位和要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借鉴发达地市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汉中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支持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60余项政策,明确了创新发展战略布局、路径和目标。自创建以来,汉中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融合”上下功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初步形成创新型城市和县区联动、行业部门协同、园区互动发展的科技创新经纬格局。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推动汉中跑出发展“加速度”: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业、高品质食药业分别实现产值429.61亿元、463.25亿元、433.88亿元,是2015年的近2倍、1.4倍和1.5倍,形成了具有汉中特色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以及欠发达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绿色循环发展的汉中模式,为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培才引智厚植创新核心动力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上,陕飞总装厂职工彭晨晞及团队斩获金牌。此前,他的同事高雨楠已在第44届比赛中获得铜牌。他们为国家争得的这两项世界级荣誉,恰恰证明了:创新之道,贵在得人。为确保优秀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我市着重将创新平台打造与高端人才引进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外来和本土并重、招引与使用并重,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精准引才机制,努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积极实施“天汉精英”引才计划,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和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岗,推行优秀人才“服务绿卡”制度。采取“人才+项目+资本”“领军人才+团队”等模式,运用技术入股、项目合作、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大力引进高精人才、紧缺人才。先后柔性引进院士11位,建成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60个,建立省级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2个,建成茶叶、大鲵、柑橘3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实现全市贫困村全覆盖,全市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科技人才服务梯队。目前,我市共有各类人才170580人,人才资源总量较“十二五”期间增加29780人,增长21.6%。其中获得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3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

搭建平台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618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370项;专利申请量11470件,专利授权总量5920件,当前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56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712件增长到1.638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9项……这些振奋人心的数据,是汉中着力推动政府和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校企合作研发平台,绽放的“科技之花”。我市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省内外二十余所高校开展了多项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地方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与市县、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建立联合自主研发服务平台70个。市绿色循环暨产业经济研究院、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汉中工作站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与“大院名校”技术合作的重要桥梁,创新服务功能逐渐齐全。市绿色循环暨产业经济研究院、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成为重要智库。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汉中分院、国合智谷汉中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研究汉中分院、陕西科技大学汉中协同创新研究分院,为全市产业发展凝聚智慧。目前,汉中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省级科技试验示范站、2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18个省级双创平台。此外,我市还大力拓展众创新空间,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农业星创天地18个;市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34个。“清华大学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中心”“西部创新港汉中科创中心”等飞地、离岸孵化新模式快速发展。科技平台建设产生了强劲的“磁场效应”。5年来,全市实施中省市科技计划项目537项,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完成科技成果登记618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约22亿元,省级科学技术奖39项,“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度融合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科技之花”只有结出“产业之果”,创新优势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市全方位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通道,促进了创新与产业迅速接轨,让“研之能”与“产之需”无缝对接。坚持把科技型企业培育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第一抓手,着眼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聚焦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15年增长5倍,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2户,规上企业总数超过700户,新增民营企业超过6万户。把军民协同创新发展,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结合汉中产业、交通、技术等方面优势,打造航空智慧新城、汉中经开区、汉中高新区、洋县核材料产业园4大基地。提早谋划“一轴三城”协同创新航空产业带战略规划,着力打造西汉蓉国家级航空产业带。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相互支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加强,创新实力显著提高。5年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了5倍,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数量显著增长,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开发出15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涌现出54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替代进口的优秀产品,其中涉及装备制造业30项,航空零部件产业链7项,新材料产业5项,生物医药产业6项,环保产业2项。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新材料等先导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新业态。积极实施百亿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8个,“智慧汉中”项目、5G建设、物联网等快速推进,年总产值98.7亿元;德容航空智能制造基地、伟志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大批智能制造产业园,构建了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三废治理、清洁能源等技术快速崛起,全市环境友好产品工业销售产值6.1亿元,销售收入4.9亿元;拥有大型物流产业园区1个、规模以上物流企业47家,800吨以上贮藏能力农产品冷链物流12家,1197个镇村物流代办点,电商+物流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物流体系;市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在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创新券等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科技新、企业强、城市兴的良好局面加速形成,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发展提速,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将眼光投向汉中。“十四五”征程中,汉中将继续精心实施科技创新规划,匠心实现成果产出和转化,以更加豪迈自信的姿态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