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六个坚持筑牢精神扶贫同心圆

近年来,南郑区坚持把扶智扶志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治本之策,以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典型引领、道德教育、技能培训等为重点,充分调动贫困群众“思脱贫、想脱贫、谋脱贫”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坚持理论宣传引路子,绘制脱贫攻坚“思想圈”。该区坚持以上率下,层层推动,举办20余期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教育,不断夯实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武装;组织成立区委“典型引领奔小康——我的脱贫故事村村行”“全面小康,奋斗有我”主题宣讲团,深入各镇村开展理论政策、典型人物事迹、扶志教育等宣讲活动,惠及群众2500余人;组织编印2万余册《精准扶贫宣传手册》,依托“四支队伍”、帮扶干部等基层力量,组建宣讲小分队,面对面开展宣讲。近年来,全区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600余场次,制作宣传资料10余万册(本),宣传专栏540余面,大型户外宣传牌200余面,群众政策知晓率明显提升。

坚持技能培训搭梯子,绘制致富门路“成长圈”。该区通过集中宣讲、分类培训、在线教育等方式,组织开展就业技能、经济作物栽培管理、稻田综合种养、烤烟育苗等一系列就业产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群众2万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000余人;依托锦绣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巴山巧娘专业合作社等女性领办企业,举办南郑区“巾帼脱贫行动”妇女棕编、藤编、扇编、缝纫、刺绣等一系列培训班,培训农村留守妇女1000余人。

坚持基层组织强班子,绘制基层建设“自治圈”。该区全力推进“一约五会”基层组织建设,累计开展道德讲堂1200余场次,推广传世家训1300余条,制定或完善《村规民约》2000余条。建成1家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家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汉山街道办汉山村创新“院落自治”基层治理模式,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19年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竞赛二等奖,成功经验做法已申报《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实例选编(二)》,为乡村善治探索新路子、提供新模式。

坚持典型培树润里子,绘制道德标杆“模范圈”。指导镇村广泛开展脱贫民星、诚信村民、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累计评选表彰诚信村民1600余人,孝子、孝媳、孝顺家庭等3000余名(户),培育乡贤1400余人。全区先后涌现出1户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五好家庭”,2名“中国好人”,2名陕西省道德模范,2名汉中市第五届道德模范,4名汉中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6名“陕西好人”,1名陕西省“美德少年”,52名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和23名“南郑好人”。

坚持文艺扶贫亮面子,绘制多姿多彩“文化圈”。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向贫困户捐赠32寸液晶电视机3223台,为118个村配送了价值200多万元的文艺器材,极大满足了全区群众文化活动需求。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决胜脱贫攻坚摄影作品展、“书香伴你有花海”送书下乡、“寻找最美声音”等各类区级文化文艺活动220余场次。持续组织开展“志智双扶、助力脱贫攻坚”“南郑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贫困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累计放映电影12000余场次,行政村放映覆盖率达100%,其中在贫困村放映4000余场次。

坚持新闻外宣唱曲子,绘制决战决胜“氛围圈”。充分利用“两微一端”、“两台一站”等新媒体平台,开辟专题专栏,详细解读脱贫攻坚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大张旗鼓报道全区脱贫攻坚新典型新成效,累计在中省市区媒体刊发新闻稿件6000余篇。率先在全市推出了健康扶贫沙画宣传片《牵挂》、MG动画《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之小明的幸福》,微电影《嬗变》等新形式宣传载体,其中MG动画网络点击量突破200万次,取得裂变性的宣传效果。积极推送《融合新媒体,应用新形式---创新脱贫攻坚宣传载体》项目荣获2017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二等奖。(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