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洋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3月25日在洋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洋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张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战疫情、抗灾情、谋发展、抓改革、惠民生、促振兴,较好地完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完成生产总值192.9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35.4亿元、增长23.3%;地方财政收入3.19亿元,同口径增长1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指标增速均居平川县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亿元、增长15.1%,增速居平川县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955元、13216元,分别增长8.2%、11.1%,增速分别居平川县第一和第三。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深入开展“六查六问一看一听”,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精准延续就业、教育、医疗等帮扶政策,“三类人群”防返贫综合保险实现全覆盖,整合涉农资金2.95亿元,建成投用630个产业发展项目、347个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打造了马畅、龙亭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双庙、柳山等1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改建卫生厕所6406座。全面整改中央和省市督导反馈问题,顺利通过省级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

(二)项目建设多点开花。设立红黄榜,开展擂台赛,推动85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45.3亿元。开展招商活动223场(),完成招商引资执行项目88个,落实到位资金161.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34.3%实际利用外资1827.6万美元,占年度任务的243.7%。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87亿元。成功引进华电集团等知名企业驻洋发展。金森桥隧设备制造等项目建成投用,龙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加速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三)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机园区完成投资2.4亿元,实现产值12.6亿元。新发展有机企业5户,累计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85种15.1万亩,洋县黑米酒地方标准通过省级评审,全国首个有机产业专家工作站落户我县。新建高标准农田3.8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16亩。发展黑谷5万亩、优质水果11.9万亩、中药材15.4万亩、羊肚菌1.2万亩,饲养生猪60.8万头。高质量完成省市追加3万亩小麦种植任务。粮油总产分别达17.3万吨、3.1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67.2亿元、增长6.7%。

(四)新型工业蓬勃发展。生态有机食品工业集中区荣获省级特色专业园区称号。现代材料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尧柏水泥综合效能提升等项目建成投用,桑溪毕叽沟矿区年产1100万吨原石采选项目有序推进。磨子桥移民搬迁产业园和城西中小企业孵化园新建标准化厂房6.5万平方米,招引陕果集团等6户企业入园发展。全面投运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全自动数控点胶定位等项目。新培育规上企业1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瞪羚企业2户,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9.5亿元、增长18.1%。

(五)旅游三产赋能添彩。持续唱响“山水华阳·国宝家园”核心品牌,加速推进5A创建,建成投用四宝园、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提升项目,高标准通过省级旅游资源评审,作为全省唯一5A申创单位上报文旅部。7条观花线路、12个重点观花点、3处创意种植成为网红打卡地。万亩梨花、万亩牡丹交相辉映,油菜花海节、朱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好戏连台。新培育限上企业21户,实现网络交易总额26亿元,全年接待游客97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6亿元。

(六)城乡面貌全面提升。大力推进“4111”三年行动,启动实施了国税局家属楼等29个老旧小区改造,北环路、东环路人行道提升项目建成投用,东二街等20个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全部完成,北二环全线贯通,唐塔北路自来水专线等4个架空线缆全部入地,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全面完成,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日改夜查、集中评查成效明显。名仕豪庭等小区建设进展顺利,华林时代中心商贸综合体初具规模。国道108过境段开工建设,修复损毁公路195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8条32公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七)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高质量完成了秦岭勘界立标、小水电整治工作,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期完成整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有效,森林防火预警工作经验被国家林草局推广。严格落实治污降霾六项措施,空气优良天数达348天,创历史新高。全面启动“5+1”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8个沿江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汉江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恢复治理矿山22.4公顷,治理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2.4万亩,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八)民生事业保障有力。全年民生支出25.9亿元,占总支出的85.7%。转移农村劳动力12.9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872人。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5项。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56场(次)。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0所。成功应对“9·8”境外返乡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复阳问题,精准落实冬春季疫情防控措施。加速建设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参保率分别达到99%、100%。发放城乡低保金9518.43万元、特困供养人员补助1763.6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833.2万元、高龄补贴3066万元。

(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大力推进扫黑除恶、全民反诈、禁种铲毒工作,各类违法犯罪有效遏制。扎实开展“进、知、解”活动,走访群众17.83万户、企业6079个,解决问题3600余件。深入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883件次。调处矛盾纠纷1152件,创建省级“六好司法所”5个。不断加强食药品监管,有力应对19轮暴雨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十)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作风整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行政职权221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95%,“最多跑一次”事项现率达95%,首批推出的62项高频事项实现“跨市通办”。新登记市场主体3339、中小企业847户,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53.93%。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一般性支出压减10%。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受理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3564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与此同时,审计、统计、供销、气象、邮政、民宗、残疾人、地方志、红十字会、退役军人事务、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第十七届县人民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过去五年,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力同心,顽强拼搏,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高位开启“十四五”规划,以实干实绩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过去五年,我们众志成城、攻坚克难,高质量书写了一份小康答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110个贫困村2.65万户8.75万人顺利脱贫。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46亿元,建成人饮工程425处、标准化村卫生室245个,硬化道路951条1061公里,完成危房改造2933户、瑕疵房整治1117户、易地扶贫搬迁3510户。建成扶贫产业园2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03个、社区工厂27个、就业帮扶基地19个,培育龙头企业22个,认定创业孵化基地5个。苏陕协作、定点帮扶、两联一包成果丰硕。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行业政策,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我们防治结合、统筹兼顾,高质量书写了一份绿色答卷。全面落实林(山)长制,秦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空气优良天数连年稳定在320天以上。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扎实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实施汉江综治42公里,黄金峡水质自动监测站入选全国首批“最美水站”,汉江干支流国省控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稳定达标。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级首批土壤污染防治成效综合评估。累计造林绿化17.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9%以上,广大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望如期实现。

过去五年,我们砥砺前行、奋勇争先,高质量书写了一份超越答卷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1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89%,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成功创建为“全国朱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增势强劲,建成投用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现代材料产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旅游三产日益繁荣,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西成高铁、阳安二线、华阳旅游专线全面开通,南北旅游环线建成通车,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812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通畅。

过去五年,我们以为本、勤政务实,高质量书写了一份幸福答卷。民生支出实现两个不少于80%,累计投入资金13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1%、9.04%,年均新增就业岗位4585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0.46万人,帮助3638人追讨工资2945.7万元。相继建成城西小学、城南学校、恒大幼儿园,新增学位1.2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9.3%,“双高双普”高通过,“双减”经验在全市推广。县医院、中医院、妇幼计生中心整体迁建,建成投运和谐医院、瑞康医院。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84亿元,发放养老金1.1亿元、抚恤补助金3312万元,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五年栉风沐雨,五年克难奋进。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经受了新冠疫情的考验,战胜了暴雨灾害的冲击,干成了一批谋全局、利长远的大事,攻克了一批啃骨头、拔钉子的难事,办成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先后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先进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省级“平安铜鼎”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脱贫攻坚荣获全市“四连优”、全省“两连好”。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任班子团结协作、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携手并进的结果,是全县干部苦干实干、敬业担当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舟共济、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洋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洋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标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工业转型压力较大,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旅游三产支撑作用较弱。二是对标高品质生活,城乡建设短板明显,城市治理方式粗放,“停车难”“脏乱差”等问题反映强烈,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三是对标高效能治理,部分领导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强,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营商环境、发展环境仍需优化,民风民俗引导有待加强。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是洋县抢抓新机遇、创造新业绩的关键五年。我们唯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彻底地解放思想,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唯有找准优势、强化攻势,更加突出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才能在追赶中不断超越。我们唯有保持定力、矢志奋斗,牢固树立“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求突破,才

在赶超中开创新局面、铸就新辉煌。

按照县委第十六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围绕全面建成“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一群双圈’生态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县、现代材料产业功能区和生态休闲康养旅居目的地”目标,坚定实施“12345”战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奋力谱写洋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主要奋斗目标是:GDP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一个定位,共建宜业宜居新城。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切实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打造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着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建设幸福家园,优化完善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生产、生活、消费功能,积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全力打造“人城景业”融合共生的宜业宜居洋县。

(二)走稳两条路径,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树立“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高标准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面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切实促进好生态变成好产品,好资源对接好资本,好产品建立好认证,好资产兑现好价值,好风景演绎好经济,实现“生态经济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现代产业创新发展、城乡建设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简约适度,走好“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子。

(三)推动三个转型,促进经济换道超车。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落实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光网提升、场景应用等工程,筑牢数字经济底座,初步形成产业数字化壮大、数字产业化突破、治理数字化提升新格局。加快推动市场化转型,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市场开发激活我县资源优势,创造经济社会价值。加快推动专业化转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支持产品研发,多渠道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做强四大产业,筑牢县域发展基础。优先发展有机产业,打响有机牌,以“八区”联建为抓手,做大有机基地,做优地标产品,做强有机园区,拓展延伸有机产业链条,全力建成全国闻名的有机产业示范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黑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机产业园区落户企业达20户以上,认证有机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循环发展现代材料产业,以园区为承载,重点发展桑溪钒钛磁铁产业、谢村现代材料产业,聚力创建绿色制造业强县。培育现代材料产业龙头企业10个以上,打造50亿级现代材料产业基地1个、10亿级现代材料产业基地3个,培育5亿级现代材料循环产业链5条。融合发展生态文旅产业,打造朱IP,激活文化赋能,积极开展蔡伦墓祠世界文化遗产、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全力创建5A级华阳景区、4A级蔡伦墓祠景区,着力构建“1+5+3”生态文旅开发格局,不断提升全域旅游核心竞争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协调发展康养服务产业,推进康养与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有机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西部幸福产业先行示范区。

(五)聚力五大提升,持续增强综合实力。围绕提升现代经济体系构建水平,加速推进动能转换,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围绕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推进县城南跨西融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5%,开创智慧城市建设新局面。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围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健全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着力构建沿汉江绿色生态保护带,切实筑牢生态空间安全屏障。围绕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高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县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围绕提升党的建设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政府系统作风大整顿大提升,切实营造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的首要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紧盯“十聚焦”,奋力开创“十新局”:

(一)聚焦巩固衔接、富农惠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推动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启动实施避险安居搬迁三年行动。用足用好苏陕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帮扶“三类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提高群众收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益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大力培育乡土人才和高素质农民。不断深化“353”就业帮扶模式,全面落实“七个一批”就业帮扶措施、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县农民收入增速。全年新建社区工厂2个、农业产业园6个、就业帮扶基地1个。培训劳动力1000人,实现困难人员再就业300人以上。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产业配套设施166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5个。全面完成49条水毁公路修复,新建和改造通村通组路83.6公里,除险加固水库6座,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健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久。

持续提升农村环境。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全面完成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编制,持续推进2个乡村振兴示范镇、21个示范村建设。建成投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启动建设4个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卫生厕所9500座、垃圾中转站5个。

(二)聚焦有机引领、提质增效,奋力开创农业发展新局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决扛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发展黑谷5万亩、中药材8000亩、食用菌14.5万架500万袋、蔬菜19.6万亩,培育果业示范园5000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700亩,饲养生猪60万头以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行“田长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旱改水1万亩,整修灌溉渠道132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00亩,落实种粮面积50万亩以上,完成粮、油总产分别达17万吨、3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有机产业。积极推进有机产业融合发展、省级特色专业园区项目建设,全面运营有机产业服务中心,建成有机产品体验展示大厅,启动建设仓储物流、标准化厂房。全力促进华瑞牡丹产业融合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推动有机黑米高端饮品深加工生产线、有机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和有机黑米食品产业链延伸。全年认证有机基地15.3万亩,新招入园企业3户以上。积极推介“朱·有机”系列品牌,全力打造全国有机品牌高地,聚力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米、果、菌、药、畜”五大产业,积极鼓励“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加快培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速推进特种稻米产业园、陕西鑫肉牛养殖项目投产达效,建成陕果扶贫示范基地和黄家营中药材、庆瑞丰羊肚菌种植基地。启动实施“百园百企千社千村”三年行动,加快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年招引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新培育市级以上家庭农场3个、合作社2个,辐射带动全县1.2万户群众增收致富。

(三)聚焦招大引强、扩大投资,奋力开创项目建设新局

科学精准项目。紧盯中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12345”战略布局、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目标定位,充分发挥1000万元重点项目谋划基金作用,聚焦有机产业、现代材料、生态文旅、康养服务等重点领域,树立常态化谋划理念,专业包装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省市规划盘子,全年储备5000万元项目240个以上,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以上。

创新方式引项目。紧紧围绕“一县一策”“七条产业链”布局,大力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健全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紧盯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梳理出一批重点招商对象、招商项目,大力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新签约项目46个以上、落实到位资金190亿元以上,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以上。

大干快上抓项目。坚持“五个季度”抓项目,推行“四个一批”季度观摩,深入开展擂台赛,实施“蜗牛”“红旗”项目评选,强化月调度机制,持续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建成投用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龙亭荷蛙共生等57个项目,加快推进黑稻田文旅康养、陕南特产物流园等51个续建项目,开工建设洋镇高速公路、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66个新建项目。全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17个,完成投资141.7亿元。

(四)聚焦转型升级、稳产扩能,奋力开创工业发展新局

做大骨干企业支撑。深入开展工业倍增行动和亲商助企活动,积极促进洋钒公司复工复产,强力推进矿渣废石综合利用生产线投产达效。用好用活工业发展专项基金、纾困资金和融资平台,重点支持中核陕铀、中航起落架、盛华冶化等32户亿元企业扩产增效,建成投用年产2000吨纳米晶生产线,加速推进军民两用无人机研发与制造、饰面板材及废渣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增长18%以上。

做好市场主体培育。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奖补支持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强力推进亿元企业培育、小巨人成长、瞪羚计划、中小企业梯队建设“四大工程”,全年新发展各类非公经济组织3360个、中小企业7户、规上企业7户,非公经济占GDP比重保持在53%以上。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等配套工程建设,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新招引5000万元以上项目2

(五)聚焦重点突破、全域发展,奋力开创旅游发展新局

提升品质扩影响。举全县之力开展华阳景区5A创建工作,建成投用华阳水街休闲度假区项目,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内涵。巩固扩大朱梨园景区4A创建成果,加快实施景区景观提升、清洋花谷项目。积极推进金沙湖水上运动小镇建设。高标准打造八里关国际观鸟旅居小镇、柳山湖景区。高水平实施蔡伦墓祠旅游综合服务项目。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以上。

完善配套补短板。着力构建便捷舒适的交通旅游路网,积极推进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行动,全力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开工建设信合大道、迎宾大道提升改造项目,加快实施秦巴深山环、国道108城区过境段、金水淹没段改线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一批旅游商业街、美食街、娱乐街、汉家乐特色民宿。完善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智慧导览,发展绿色智慧交通,规范出租车、小黄车运营管理,不断提升导游、餐饮、住宿等服务水平,全方位改善旅游环境。

激发潜能促消费。积极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消费板块,加速推进一江两岸康养旅居商业圈、印象洋州文旅融合商业圈建设,加快发展家政、养老、托育、康养等服务业。精心策划文化旅游活动,高质量办好第二届朱文化节、油菜花海节线上系列活动。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城乡物流网络,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全年新培育限上企业12户,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以上。

(六)聚焦精建细管、融合发展,奋力开创城市建设新局

高起点优化城市布局。坚持国土空间规划引领,按照“组团式发展、片区化经营”理念,依法管控中心城区建房,规范引导夜市摊点、工程建材、汽车服务等归行入市,新建和改建专业性市场5个。科学布局垃圾收集点、便民市场、公园绿地,全面完成城市停车规划编制,改建体育场公厕和8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深入实施“4111”工程,改造老旧小区53个、背街小巷17个,完成架空线缆入地7.5公里。建成投用天宁西路、常乐街、文昌街、望江路。加速推进城南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旧城改造世行贷款项目。加快高铁站周边、北环路以北片区开发步伐,全面建设傥河东岸生态居住区,高起点打造一江两岸高端康养区,稳步推进御上城、锦绣盛景、汉水华府等项目,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县城。

高标准抓好城市治理。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营步伐,聚焦唐塔路、武康路、文明路、国道108城区段等重点路段,加强市容卫生、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市政设施日常管护,全力扮靓城市会客厅。加强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效能。大力开展物业管理提升年活动,促进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强化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管理,避免城市道路拉链式开挖。持续巩固国卫成果,确保复审高标通过。

(七)聚焦治污减排、绿色发展,奋力开创生态环保新局

守好蓝天碧水净土。持续深化治污降霾“六大措施”,扎实开展“春雷”“冬病夏治”等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实施“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积极创建中小水库创新管理示范县,全面完成25座国有水库确权划界,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护与治理,确保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快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深入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持续加大县域重点单位监管力度,全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全力护绿增绿管绿。配合做好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落实落细林(山)长制,严格执行限额凭证采伐管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持续强化重点林区和生态脆弱区域森林资源保护。积极推进森林防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持续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和涉林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实施封山禁牧、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不断提升森林质量。积极争取国储林项目,全年完成营造林2.6万亩。

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深入贯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常态化开展“五乱”问题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健全完善项目前期会商和联合预审机制,坚决杜绝“两高”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步伐,推进“气化洋县”建设,探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实践,着力构建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减排,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推动“两山”转化,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探索排污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促进生态资源向物质财富转化。

(八)聚焦共建共享、普惠利民,奋力开创民生事业新局

不断提升医养水平。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加快县精神病院和传染病医院建设,完成3个镇卫生院改扩建,支持2个镇级医疗中心建设,达到二级医院标准。深化“三医”联动,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确保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持续加强“医养+”融合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智慧医养服务平台建设,探索设立养老风险基金,力争建成200张以上床位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1个、镇级医养结合机构或医养联合体6个以上。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持续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严格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低于80%。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保政策,统筹区域内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持续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工作,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行为。强力推进劳动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成功创建为“无欠薪县”。

持续繁荣文体事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融入秦创创新驱动平台,加快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步伐,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高新技术企业4户、瞪羚企业1户,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2项。建成投用洋县中学城东校区、城北小学,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000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管理培训机构,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双减”、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完成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和文博馆布展陈列,常态化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全力做好文物保护、非遗传承。切实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新增限上文化企业2户以上。

(九)聚焦防范风险、筑牢底线,奋力开创安全稳定新局

坚决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四方责任”和“四早”要求,从严抓好“人、物、环境”同防,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精准管控,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健全完善应急指挥、核酸筛查、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组织动员、物资保障等防控体系,启动建设县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全面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积极开展抗原试剂检测,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坚决抓好风险防控。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加强新兴经济业态管理,防止不正当竞争。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行为。稳妥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加强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研判,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坚决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强化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行业领域监管,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强力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决抓好社会治理。持续优化“四个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面完成镇级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高质量开展“八五”普法。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扎实开展文明提升“七大行动”,聚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加速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整治乱点乱象,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洋县。

(十)聚焦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奋力开创突破发展新局面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园区整合,推动高效、集聚发展。加速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和市场化转型,不断提高投融资能力。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行政事业性国资监管。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级晋升。持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成运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不动产登记发证。聚焦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运用“小切口”实现“大改革”。

坚持数字赋能发展。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成国土空间“一张图”工程,开工建设数字经济小微产业园、5G基站、数字乡村平台等项目。推进数字化治理,启动实施“多杆合一”智慧塔杆,系统建设数字城管、智慧停车服务体系,建成气象数据共享服务中心。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积极推动中医院智慧化医院建设,加快“旅游+康养”服务业、朱IP数字化升级,推进县域内3A级以上景区数字化服务全覆盖。全力打造汉中数字化赋能先行县、数字化治理示范县和“一群双圈”数字经济特色县。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容缺并联审批、信用承诺审批。规范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纳米”,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扎实推进“多规合一”“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等集成服务改革。加快“数字营商”“全程网办”“跨市通办”步伐。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推进信用监管信息公示公开,推动监管更加公平有效。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新一届政府将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

坚定理想信念,以忠诚之心答好“政治卷”。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审视、谋划和推进政府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依法行政,以敬畏之心答好“法治卷”。健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坚决执行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切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行政执法和政务服务阳光运行。

坚持担当实干,以为民之心答好“民生卷”。牢记初心使命,聚焦乡村振兴、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重点领域,强化攻坚意识,发扬斗争精神,破解发展难题,清单化推动民生实事,切实做到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廉洁高效,以律己之心答好“勤廉卷”。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推动“一岗双责”见人见事,扎实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重拳纠治“四风”问题。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审计、效能问责等作用,引导政府系统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洋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六查六问一看一听:“六查”,即一查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二查饮水安全巩固情况、三查健康帮扶保障情况、四查驻村帮扶工作情况、五查搬迁后扶推进情况、六查风险隐患排除情况;“六问”,即一问收入支出、二问产业就业、三问住房安全、四问饮水安全、五问教育保障、六问医疗保障。“一看”,即看户下环境卫生,“一听”,即听群众满意度。

三类人群: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专精特新:“专”,即“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地区;“精”,即“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特”,即“独有或更好”,即抓住客户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新”,即“创新”,要以新设计、新产品、新款式、新包装、新形象等,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4111”三年行动:指在中心城区开展“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四改”即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人行道提升改造,“一拆”即拆除违章建筑,“一通”即打通断头路,“一落地”即架空线缆落地规整。

“5+1”幸福河湖三年行动:坚持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智慧治水,利用三年时间着力打造水清岸绿、堤固城安、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幸福河湖。

“进、知、解”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

六好司法所:组织机构建设好、人员队伍发展好、体制机制完善好、基础设施配备好、经费保障落实好、职能作用发挥好。

双高双普: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教育。

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2345”战略:“1”即一个定位,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2”即两条路径,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3”即三个转型,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市场化转型,推进专业化转型;“4”即四大产业,有机产业、现代材料产业、生态文旅产业、康养服务产业;“5”即五大提升,即实现“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党的建设”新提升。

“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两山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八区:全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朱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陕西省特色专业园区、国家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园区、省级高新技术示范区。

“1+5+3”的生态文旅开发格局:“1”即1个文化融合主题:朱生态价值文化和蔡伦历史价值文化相互融合;“5”即5大景观带:中部朱梨园景区(观鸟赏花)汉江生态景观带(堤顶路滨水景观带、洋州里农文旅示范区)、北部华阳景区(人文生态)、西部智果寺及谢村民居(历史文化)、南部金沙湖(滨水湿地)、东部金水银滩五大景观带;“3”即3个重点突破:文化主题塑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文旅产品研发。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53”就业帮扶模式:围绕“三类群体、五条措施、三项机制”工作思路,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就业跟踪帮扶。

“十百千”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十镇创优、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百园百企千社千村:力争到2024年,全市建成10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100家全产业链开发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创建1000个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打造1000个特色产业村,培育10000名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高素质农民),通过培育一批支撑性主体,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七条产业链:指有机产业、现代材料、生态文旅、康养服务、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科技创新7条产业链。

“五个一”工作法:“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个责任书、一包到底”的项目包抓模式。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五大工程:公共卫生提升工程、医疗服务提质工程、全民健康促进工程、深化医改联动工程、医养产业突破工程。

文明提升“七大行动”:主流价值培育行动、移风易俗深化行动、乡村治理促进行动、文化惠民浸润行动、优秀家风引领行动、家长素养提升行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IP”:是英语IntellectualProperty的首字母缩写,其中文意思为“智慧财产”。报告中特指朱文化的系列产品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