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生态环境 > 空气环境

镇巴:逐“绿”前行,走稳“三生融合”路

初冬的镇巴县,层林尽染、叠翠流金,魔芋遍山、茶园连岭,山川田野展现美丽生态画卷。

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两山”理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精心呵护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水源涵养区,走稳“三生融合”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生态经济示范县发展势头强劲。

绿水青山,绘就优美生态环境画卷

该县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陕南唯一的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该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6项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系列行动,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始终保持在350天以上。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确保汉江及嘉陵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长防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蓄积量达1048.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0.6%。境内现有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55种、保护率100%。在“秦巴生态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这片生态沃土上,该县多样性的动植物共融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特色产业,书写生态经济民生答卷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耕植一片山林、护好一方生态,更需要在厚植绿色家园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经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中,该县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活绿色化”主题,将茶叶、中药材、魔芋和畜牧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常抓不懈。已建成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目前入驻中药材初加工、中药洗发水、中药提取、兽药及饮片加工等生产企业5家,计划到2023年全面建成并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15家以上,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聚力做大做强“镇巴高山富硒”特色茶产业,2021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4.68万亩,年产茶5500吨、产值达7.5亿元;畜牧产业在政策引领和市场拉动下快速发展,畜牧业总产值达8亿元;魔芋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年产量12万吨、产值5.5亿元。

生态生活,定格宜居家园幸福时光

该县水清岸绿、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山城生活如诗如画。

为建设更美好的家园,该县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科学规划,多方联动,持续加大投入,全力实施示范镇村创建、环境整治及改厕等项目。坚持“打造样板、带动一般、抓点促面、整体推进”,树典范立标杆,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六清六净”。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绿色建材。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预计到2025年底实现县城区和集镇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理念宣传力度,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实现全覆盖,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参与度持续提高。

依托生态,走稳“三生融合”之路

该县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活力、幸福“五个镇巴”,铺就“生态立县”发展路径。

茶叶、核桃等俏销市场,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腊肉、树花菜、黑木耳、香菇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煤、锰、板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丰富,油气勘探前景看好;全球海拔最高的超级天坑圈子崖天坑、最美心型的天悬天坑、高山喀斯特湖泊星月湖、高山草甸、喀斯特溶洞、内外罗城石林、45万亩原始木竹林等生态景点,让生态名片的底色更加靓丽,生态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

该县已连续11年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国家长治工程样板县等称号,特别是今年再次成功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殊荣。

每一份荣誉,都是奋斗的足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镇巴儿女,将沿着“生态立县”这条绿色发展之路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