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29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朱鹮保护“一线探访”专题采访团走进洋县,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现场观摩等形式,全方位探寻“东方宝石”的保护密码。
采访团首站抵达洋县朱鹮夜宿地,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王超介绍了该区域朱鹮种群的数量变化、活动规律及栖息地保护措施。在朱鹮人工繁育中心,大家系统了解自1981年全球仅存的7只朱鹮在洋县被发现以来,该县开展朱鹮种群保护的历程。在洋县纸坊街道文同村筼筜谷放归点,采访团一行参与了朱鹮野外放归活动。大家还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村民参与朱鹮保护的日常实践。
此外,采访团与朱鹮保护领域的核心成员开展了深度交流。全球朱鹮重新发现者刘荫增回顾了四十多年前寻找朱鹮的艰辛历程,讲述了“护鹮初心”的缘起;朱鹮保护“四人小组”成员路宝忠分享了早期参与朱鹮野外监测、救助的故事;“全家三代林业人”代表高洁展现了新时代林业工作者对朱鹮保护事业的接续担当。此外,采访团还了解了朱鹮保护科技工作者在攻克朱鹮人工饲养难题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以及朱鹮对外交流合作情况。
据了解,此次专题采访,不仅为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洋县朱鹮保护工作的窗口,更通过权威媒体的视角,将朱鹮种群从“7只到10000余只”的保护奇迹广泛传播。同时,还展现了洋县在野生动物保护中“政府主导、科研支撑、社会参与”的多元协作模式,也让“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通过鲜活的朱鹮故事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