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六稳六保 > 稳岗就业

春风解人意 送岗进万家

我市2025年“春风行动”侧记

又是一年春风起,正是扬帆起航时。

眼下,各地正有序推进企业开工复工,岗位需求快速释放,带动招聘市场火热开局。我市把“春风行动”作为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推出系列特色服务举措,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有力推动高质量就业。


招聘会:供需精准对接,开启“双向奔赴”


“技术岗一个月工资多少?有没有双休?”“来你们公司上班,有‘五险一金’吗?”“这个工种需要什么学历?”……

我市2025年“春风行动”的各场招聘会现场,记者见到,求职者络绎不绝,流连于各个企业展位前,详细了解岗位信息、薪资待遇等。同时,为方便求职者选择,各用人单位通过展板将所需工种、待遇、招聘人数等信息一一罗列。

“已向企业咨询了相关情况,后续公司会有专人与我对接。”在江苏省益海嘉里(启东)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应届毕业生李政辉满脸喜悦。

“春风行动”不仅是招聘和求职的平台,也成为了在校学生、求职者了解当下各个行业、各种岗位需求的窗口。

22岁的在校大学生陈希月来到招聘会现场,她并不急于求职,而是想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

“我是学园林专业的,也去过几次招聘会,发现专业对口且心仪的岗位很少,不过我留意到很多企业都在招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我恰好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平常也自学过视频剪辑、直播运营等课程。”陈希月说,这让她对自己就业岗位的重新选择有了新方向。

据悉,今年“春风行动”将持续到3月中旬。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招聘对接、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98场次,服务群众18万余人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14场次,征集发布就业岗位17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万余人次。


劳务品牌:挖掘就业新路径,老手艺有了新舞台


如何打造就业金字招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成为我市新的探索方向。

近年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汉中市劳务品牌培育工程方案》,按照“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工作思路,培育富有汉中特色的劳务品牌。通过开展劳务品牌专场招聘会,为非遗技艺与就业市场架设桥梁,藤编、羌绣等指尖技艺”正加速转化为就业增收的“金钥匙”。

在“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系列招聘活动中,南郑区创新融入“汉中藤编师”劳务品牌推介,开展了两场劳务品牌专场招聘会。

在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前来咨询的求职者接二连三。“我今年34岁,之前在外地上班,现在想回来工作。这份工作离家近,既可以居家工作,也可以到公司来,时间灵活,非常适合我这种带孩子的宝妈。”市民刘女士说。

“我们公司目前招聘的有电商运营、藤编工人等岗位,已有50余人与我们达成就业意向,三月中旬还会统一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该公司总经理陈凌凯说,令他欣喜的是,今年有不少年轻人应聘藤编技师岗位,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让他对藤编这一老手艺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信心。


暖心专列:跨越山海送岗,助力务工人员复工


2月初,载有32名务工人员的“汉中——通州湾就业直通车”缓缓驶出汉中客运枢纽站,奔赴江苏省南通市。这是春节后我市开行的首趟免费返岗复工直通车,“一站式”精准送人到岗。此后,各县区纷纷行动,通过专车专列等形式,组织外出务工人员踏上节后务工之旅。

2月中旬,随着一声汽笛长鸣,K4136次列车从汉中站缓缓驶出,勉县的周女士带着孩子倚窗挥手,这已是她第12次乘坐这趟开往深圳的务工专列。

“这趟开往广州的专列实在是太方便了!为我们解决了春节后返程买不着车票的难题。”周女士说,每年春节,她都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回勉县过年。这十多年来,春节后返回广州,周女士一家人都要乘坐这趟K4136次列车。

作为全国主要劳务集中输出地之一,我市每年春节前后都有大批劳动力向广州、深圳、上海、南通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转移。截至2月,我市已通过协调铁路团体购票1万余人次,加开10趟务工专列,包租136辆大巴,搭建“自驾拼车”平台等方式,“点对点”输送1万余名农民工返岗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