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贾连友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创新我市文艺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的提案》(参考第22号)收悉,经与市委组织部会商沟通,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搞活人才管理体制,促进干部交流和文艺人才流动”
各级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故文联作为群团机关,按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体制进行管理。所以进人只能采取公开招录或直接调动方式进行。公开招录是相对公平的进人方式,可以设置有关文化艺术方面的资格条件,报考对象可以不受身份限制、来源广泛,但招录对象具有不可控性,顶尖人才不一定能考上,招录后不一定能很快适应工作。直接调动相对能更有针对性的选用干部,但只能在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中选择,体制外的文艺人才则不能调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文联可以联合组织人社部门,制定文艺人才到文联挂职管理办法,挂职人选可以来自各行各业,不受身份限制,不改变人事关系。或者可以按照《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市级党政机关借调工作人员的意见》(汉市组通字〔2014〕96号)文件精神,借调急需人才到文联机关交流,从事阶段性工作。对于文联机关的文艺人才,文联可以按干部挂职有关规定向组织人社部门提出计划,由组织人社部门统筹安排到其他行业挂职锻炼,体验生活。
二、关于“搞活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中青年文艺人才的成长成熟”
中青年文艺人才属于体制内人员的,各级组织人社部门将其培养应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对培训方式、培训地点等做出具体安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若属体制外各行各业的,经文联认为确有培养价值的,可与组织人社部门沟通,专门为其能力素质提升,组织一定形式的培训,同时按照财经纪律申请培训经费,做好保障。
感谢你们多年来为我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为文艺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付出的艰辛,我们将积极主动为文艺人才成长进步、发挥作用服好务。
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5月26日
(联系人:张小娟,电话:262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