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汉中市教育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8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类

签发人:杨守奎

赵建荣委员:

  您提出的“发展教育事业建设西部教育强市”的提案收悉。您对当前现状分析和提出的建议切中改革关键,市教育局真诚感谢您对汉中教育的关心和对教育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实施科教兴汉战略,汉中教育迈上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发展活力充分迸发,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教育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全市教育经费年均增长7.4%,成为全市最大的公共财政支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扎实开展中心城区学校建设攻坚、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全面改薄“三大工程”,建成标准化学校和幼儿园1128所,城区学校实现扩容,择校热、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达标县创建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提前一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市创建达标。

  二是教育质量持续增强。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汉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着力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市累计认定普惠性幼儿园636所,占比达82.8%,适龄幼儿毛入园率达98.6%。加强学校“双常规”管理和教研教改,突出抓好初中教学质量“腰杆子软”的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考质量实现“七连升”。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三是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严格落实教师培训经费,推进“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实施卓越校长、天汉名师“双培双领”工程,通过对口支援,支教帮扶等方式交流校长、教师3125人,培养汉中名师、省特级教师等骨干队伍2341名,中小学赛教总成绩荣获全省“六连冠”。全市在职特级教师达5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6人,省级教学能手382人。

  四是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制定《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意见》,4个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全面改薄”学校234所。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孩子平等接受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帮助他们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815所,惠及学生24.98万名,实现了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五是教育融合发展和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构建“教育+”发展大格局,推进教育融合旅居、康养、文化、社区治理协同发展,打造省级研学旅行基地4个。畅通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渠道,促进了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在城区建成民办幼儿园、小学近315所,全市县城以上学校增加学位近万个,极大地缓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

  二、面向未来追赶超越,擘画西部教育强市新蓝图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市教育还存在教育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办学特色和品牌效应不突出,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教育、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直接贡献率偏低等问题。基于此,5月24日,全市教育大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汉、人才强市战略,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突出“五个并重”,即在教育优先发展上加强领导与加大投入并重,在实施立德树人上以德为先和全面发展并重,在推进教育发展上提高质量与补齐短板并重,在教育综合改革上激发内生动力与营造良好环境并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培养管理与关怀激励并重,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西部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我落实好这一总体要求,市教育局立足项目支撑,坚持适度超前、品牌塑造原则,起草编制了《学研在汉中发展规划2035》,围绕基础教育、品牌学校、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等领域,努力构建“三化三通四地”教育发展结构。

  在发展高质量教育方面,加强标准化学校和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扩大优质学校的覆盖率。到2022年,省级优质幼儿园、省级标准现代化义务教育学校、省级标准化及示范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社区教育机构,占各类学校的比例达25%以上。在普惠性教育发展方面,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基本消除城区学校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全市职业学校招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所有县区均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比例达到5:5。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推进全市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到2022年,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100%,同城化待遇比例达到50%以上,2035年全部达到100%。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密切结合的服务型终身教育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社区牵头、部门配合、高校支持的社区教育共建机制,深化终身教育优质资源开发,打造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到2035年,建立5-10门国家社区精品示范课程,全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80%以上。在提高师资水平方面,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加强应用能力培训,提高各级教师学历达标比例,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优化教师职称结构。到2022年,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学历比例达95%,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数占本级教育教师总数的百分比达25%。

  三、夯实现代发展基础,建立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

  近年来,通过免费师范生、事业单位公招、特岗教师招聘、高层次人才招聘等途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持续加强教师培训,大力实施“天汉名师塑造工程”和“卓越校长领军人才”计划,培养一批在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学研在汉中”品牌中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专家,构建起以县市省级教学能手、县市学科带头人、汉中名师、省级特级教师为主体的梯度发展骨干教师体系。

  一是继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落实中省关于教师队伍改革精神,制定《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有关改革任务。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汉中信息科技职业中专和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学前师范教育专业建设。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指导县区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推进教师职称改革工作。

  二是做好教师素能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省培、国培计划,继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全年通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开展市级教学能手评选、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汉中名校园长评选等活动。同时,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推行竞争上岗、公开比选、交流任职、能上能下等制度,让懂业务、会管理、有经验的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

  三是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师德失范惩戒力度。

  四、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打造“学在汉中”新名片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汉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来汉兴办品牌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等文件,引进东辰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来汉办学,龙岗学校成为汉中教育开放融合发展的响亮品牌,教育成为汉中的名片,名校成为汉中的品牌。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深化落实《汉中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汉中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具体要求,规范幼儿园课程实施和教育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开展省级示范园和一类园创建活动,推进省级示范园和一类园结对帮扶。落实《汉中市乡镇村级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实现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稳步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严格幼儿园年审和登记注册工作,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努力提升办园质量。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丰富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和卫生工作。督促指导县区落实初中教育质量管理责任,持续提高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为高中阶段输送更多优质生源。继续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不断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三是巩固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和省级示范校创建,全力抓好高三年级迎考工作,强化师资配备和教学保障,确保高考质量实现“八连升”。要积极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初中、高中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考试安排,加快标准化考场建设,完善普通高中录取方式,完善和优化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形成教学质量的管理新常态。

  四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特色化发展。进一步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畅通职业教育体系,强化中职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与健康颐养结合、与休闲旅游结合,完善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职能,指导办好社区学校。积极探索“城镇+农村”“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联盟学校形式。探索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有效形式,稳妥推进中小学生课时后服务。

  汉中市教育局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