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勉县围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供给、品牌打造、链条延伸,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镇、村、家庭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组织参与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格局,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养老变“享老”。
建强基础设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该县根据镇域大小,结合养老需求实际,投资5100万元,建成3所公办敬老院,设计床位846张,实现了全县镇(街)养老全覆盖,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显著提升。同时,全面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室、保健康复室、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为老年人特别是留守、空巢和独居老人生活照料、临休就餐、短期托养提供优质场所和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镇级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4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7个。此外,围绕发展银发经济和康养产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不断增强优质医疗康养服务供给,形成医养、康养、旅居、智慧养老等多种服务模式,满足社会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先后引进培育民办养老机构5家、床位1449张,占全市总量的20.9%。全县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3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聚焦服务痛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该县全面摸排了60岁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群体,逐一纳入服务名单,由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等为主的适老化改造,并根据老人需求配备智能化养老服务设备,让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居家环境中享受专业照料服务。目前,全县已改造老人家庭346户,实现了养老服务“零距离”。同时,支持条件成熟的医院配套建设养老院,鼓励养老机构开办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等,加快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并将养老公寓的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医院,探索了一条集养老、医疗于一体的社会服务新路子。此外,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和村(社区)老年协会作用,依托农村互助幸福院、社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村(居)服务平台,探索“养老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强化党建服务与社区为老服务的互融互动,为老人提供安心、称心、舒心、放心、开心的“一站式”服务。
创新助老模式做优社区老年幸福食堂
今年以来,该县对所有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幸福院进行研判分类,分级分类、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的老年食堂,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在留旗营社区,采取“老年协会代管”模式,制定完善的养老服务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行为,开办非营利性社区食堂,实行餐券就餐、直接补助方式,并定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在马营社区,成立马营社区夕阳红智慧养老公司,雇佣专人负责日间照料中心工作,开办社区食堂,改造提升老年助餐设施,面向社会微利保运转,满足了辖区各类群体的吃饭需求。在褒城镇红庙寨村,面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能老人、重残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买菜难、做饭难、吃饭难等“就餐”问题,按照本镇老人每人每月600元,非本镇老人每人每月1200元的标准,包吃包住,由村集体自建养老机构统一提供食宿服务,让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