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政策执行

西乡:民生实事润茶乡

西乡县推动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乡县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为切入口,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敞开大门引导群众参与,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城市更新点亮生活新图景

夜幕降临,牧马河北岸新修的滨河栈道上,纳凉散步的市民往来不绝。市民张大爷笑着说:“大家都说这是网红步道,路灯明亮,离河边近,环境也好,晚上散步又有了新去处。”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完善牧马河北岸城市路网体系,增强北岸防洪抢险能力,提高城市品位,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快推进牧马河北岸(廊桥至高速引道段)防洪抢险道路及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打造了滨水栈道、城市花园、公园绿地等设施场所。

牧马河北岸西段部分河堤约建于1998年,当时只砌筑了河堤,未修建河堤顶面的道路、雨污排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导致堤顶部分路段步道狭窄、杂草丛生,行人无法通行。如今,这里的变化让市民李女士感叹:“之前这里杂草丛生,路也比较窄,如今修建了步道、小公园,孩子们有了玩耍的好地方,我们的城市也更加美丽了。”该项目既美化了环境、修复了湿地,也成为了西乡市民的幸福园。

乡村“光明工程”照亮振兴之路

城市面貌不断提升的同时,该县也将学习教育成效延伸至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大河镇位于西乡县西南角,距县城一百多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一个镇。近日,70盏智能太阳能路灯在集镇主干道及支巷全面点亮,以“光明工程”激活乡村夜晚活力。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批路灯采用时控智能系统,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开关,日均节能率超60%。在完善照明的同时,施工团队同步推进破损路面修复与排污渠新建工程,构建“亮化+硬化+净化”的立体提升体系。“新路灯不仅照亮了路,更照暖了民心。”该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河镇党委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建设的标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如今的大河镇,夜晚散步的村民多了,巷口闲聊的笑语响了。一盏盏路灯如繁星落乡野,既守护着村民的出行安全,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精细管理提升群众幸福感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同样是民生服务的重要一环。居民王阿姨感慨:“过去乱停车问题久拖不决,如今网格员上报后两天内就能解决!”城北街道创新构建“街道—村(社区)—组—户”四级治理体系,178个一级网格、2613个二级网格实现全域覆盖。网格长“汉治通”配备率100%,依托该智慧平台,累计办结民情事项4272件,办结率100%,形成“问题发现—分级处置—闭环反馈”的高效机制。

该街道聚焦群众家门口的痛点,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党员干部在一线转作风、办实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街道发动1800余人次开展环境整治攻坚,累计清理小广告160处、死角盲区130处,规范乱停乱放车辆1300余辆,绿化带焕新3000余米。同时,同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指导45个小区成立业委会,引进7家物业公司,选聘160名楼栋长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现在楼道灯坏了,一个电话就有人管!”城内街社区李大爷的点赞道出了居民的心声。

从牧马河畔的河堤焕新到乡村巷道的路灯点亮,该县以“政策落地有温度、服务触达有精度”的实践,让群众在背街小巷整治、地下管网改造等具体事务中,切实感受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服务升级。如今,学习教育成果正转化为一桩桩惠民实绩,让群众从城乡点滴变化中,触摸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