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引、育、留、用”上持续用力,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智力引擎”,推动各类人才提升能力、发挥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
近年来,该县围绕培育挖掘致富能手,突出人才引领主线,不断加强致富能手队伍建设,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创业。为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该县以“组组有”为目标,打造了“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训高素质农民186名、农村致富带头人370人、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116人、农资经营主体460人,构建起多层次人才队伍。
该县成立了卫生、教育、农业、企业、法律、文化六大人才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选派18个科技特派团到全县271个行政村广泛开展粮油、果树、茶叶、魔芋、中药材、畜禽养殖、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培训和指导。去年先后在金水镇周家台、磨子桥等镇开展猪苓、木耳等技术培训30余场次。持续开设“高层次人才讲堂、部门业务智慧学堂、乡土实用人才大课堂”人才讲堂,每年累计举办活动100余期,培训6.2万余人次,共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技术骨干189名。
该县持续深化“筑巢引凤”工程,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发挥人才作用,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创建各类研发平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西北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刘彦随院士及其团队在纸坊街道草坝村成立了“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帮助草坝村打造有机农业旅游观光区,倾心做强“朱鹮湖”有机品牌,走出了一条有机农业品牌化发展之路,各类有机深加工产品在省内外市场深受青睐。近期,陕西省畜牧总站联合甘肃农业大学草学院团队到该县戚氏街道全丰村试验田开展了“饲用小黑麦与青贮玉米轮作试验项目”产量测量工作,此次试验成功有利于为全县肉牛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有效推动改善土壤墒情、农田增产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