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动态

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南郑不断优化农村公路路网布局

脱贫攻坚以来,新改建公路268条,实现全区313个行政村(社区)全面通硬化路
南郑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村公路路网布局,提高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该区把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确定构建一个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抓住大路网建设和贫困村道路建设两个关键,坚持服务脱贫攻坚优先、服务产业发展优先、服务群众出行优先三个原则,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在全区形成“区外连通、区内循环、镇镇相连、村村相通、组组成网”的路网格局,全力实现大交通、大提升、大服务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该区共实施交通建设项目总投资逾32亿元。截至去年底,全区通车公路总里程达3533公里;境内共开通客运班线46条,营运班线客车184辆、公交车120余辆,营运货车3870辆。 

该区聚焦产业发展,优先建设民生路、产业路、旅游路,增强交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围绕全域旅游优先规划建设通往景区的道路,完成汉山环线、小南海至小坝道路,法湘、陈村等四大片区旅游道路建设,里程达400余公里,打破旅游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围绕梁山工业园区、阳春农产品经销园区等建设,谋划建设国道244梁山至城区一级公路、梁山路、龙岗大道延伸段道路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三大园区路网体系。针对全区茶、烤烟等主导农业发展,将农业产业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加大农村产业园区道路建设扶持力度,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园区蓬勃发展。

该区将交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着力加快村组道路建设,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以“超常办法、超常举措、超常力度”推进贫困片区道路建设。脱贫攻坚以来,共计向111个贫困村投入13.25亿元,新改建公路268条1170余公里,9个村结束不通水泥路的历史,实现全区313个行政村(社区)全面通硬化路。尤其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上,实施碑坝、福成、小南海镇境内村组道路建设项目93个,新改建道路360.3公里,特别是修建了汉通公路西河至陕川界道路和小坝公路,打通山区对外连接主动脉,为贫困群众铺就脱贫致富的“快速通道”。(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