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地处大巴山深处,陕川交界地带,长期以来农村群众顾面子、讲排场、重人情、爱攀比的问题根深蒂固,滥办酒席、大操大办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人情礼金名目繁多,农村居民“人情债”负担沉重,部分人甚至以办酒席为名敛财,群众反映强烈。
为切实除陋习、正民风、顺民意,今年以来,镇巴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多方联动专项整治滥办酒席大操大办,多管齐下正风清源,逐步把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变为村(居)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县共劝导制止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问题1160起,群众的“人情”负担下降60%,滥办酒席逐渐被人们自觉抵制,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崇尚文明、厉行节俭的社会新风尚。
深入调研,精心制定方案。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参与组成调研组,分别到20个镇(街道)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调研,走访基层干部150人、村民1330人,收集网上问卷3780份,通过充分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想法和意见,98%以上的干部群众支持尽早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安排人员前往四川通江、万源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镇巴县深化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统一整治范围和整治标准,县镇村联动,立体式、一盘棋推进整治工作。
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发挥镇村主阵地作用,通过政策宣讲、召开院坝说事会、印发宣传彩页、发布公告、播放乡村大喇叭等形式,结合“进知解”“民情大走访”等活动,广泛深入宣传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政策要求等,向群众讲清滥办酒席、大操大办的不良影响,讲清县镇村整治陋习的决心和要求,讲清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作用,充分争取群众的认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干部职工签订承诺书,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落实整治滥办酒席、大操大办的相关规定,当好政策宣传员、违规劝导员和社会监督员。
结合实际,完善村规民约。由县级相关部门指导镇村根据整治工作要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除婚丧嫁娶之外其他事项一律不允许操办酒席,对违规滥办酒席、大操大办的提出具体的惩戒措施,对允许操办的酒席类型、宴请范围、酒席标准、菜品数量及价格、烟酒档次、往来礼金数额等进行量化限制。在《村规民约》修订过程中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形成的决定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同步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确保相关规定落得实、管得住、能持续。
规范程序,严格报备管理。严格执行农村酒席报备制度,符合条件操办婚嫁丧事酒席的村民,向所在村申报,经村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同意后依规办理。凡未经申报或申报未同意擅自操办酒席的一律视为违规滥办酒席。镇村与操办酒席当事人签订文明办酒和食品安全承诺书,落实专人负责现场监管,防止铺张浪费。同时加强对辖区内的司仪、厨师和酒店、餐馆、农家乐的管理,明令禁止参与和接待违规操办酒席。
协作联动,加强劝导处置。建立违规办酒席信息报告和监督举报制度,各镇(街道)成立以市场监管所牵头的整治工作队,在掌握违规办酒席信息后,镇村在第一时间上门开展劝导工作,经劝导无效的,整合辖区公安、司法、市场监管、医疗卫生等力量开展联合劝诫,通过宣讲政策、现场管控、疏散群众、没收不合规物品、公开曝光等措施,坚决制止违规操办酒席行为。整治工作专班对各镇(街道)及城区内酒店开展不定期巡查,坚决依规查办,真正形成各尽其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遏制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问题。
在专项整治滥办酒席大操大办中,镇巴县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为关键,宣传教育、思想引导为核心,依法依规、群众自治为前提,多方联动、标本兼治为重点的工作原则,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规定,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见效;通过从改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摒弃“回本”思维和“面子”心理,尊勤崇俭,文明办事;充分尊重民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将相关政策要求转化为广大村民的思想共识、行为准则;建立由“县级指导、镇(街)统筹、村级主治、部门联动、一体推进”的机制,实现县、镇、村三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力整治,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