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动态

镇巴:让夕阳更红朝阳更美

镇巴县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保障工作侧记

“一老一小”,“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近年来,镇巴县聚焦民生实事,立足发展大局,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让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以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立足地方实际,以传统中医守护老年人生命健康

“芡实、山药、莲子肉、茯苓、党参、白术、薏苡仁、白扁豆各5克、糯米150克、红枣10个。”在镇巴县中医院康养照护中心,营养师周艳正在施展自己的独门绝技——调制药膳八宝饭。

为了让老人们吃起来软糯可口,周艳还将这些食材打成粗末,红枣去核,切小块,与糯米混合煮了两个小时。当热气腾腾的八宝饭端到老人们的房间,立即收获满满好评。

这样的场景在康养照护中心天天上演。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作用,镇巴县立足于中药材资源优势,将中医药传统文化同药膳食疗相融合,在康养照护中心设立了全市第一家药膳堂,根据老人个体差异,每日三餐分类提供不同的药膳,既满足生活需要,又具有健康调养功效。

“我国药膳历史悠久,‘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等理念深入人心,加之镇巴山大沟深、气候多变,湿热偏重,药膳是理想的养生保健方法,既防病又治病,药膳堂现在成了老年人最喜欢的地方。”中心负责人范近林表示,“除此之外,我们还广泛使用针灸、推拿、刮痧等传统中医疗法,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对西药的依赖,以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各种慢性病患者的痛苦。”

从2021年10月建成投用至今,不到三年时间,康养照护中心已经累计接待各类患病老年人380余人次,通过精心照护,已经有35人成功回归家庭正常生活。

“我患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走路一直弯着腰,而且走不了长路。住在这里以后,经过中医康复理疗师的不间断治疗,现在已经可以挺起脊梁走路了。”说起自己从“问号”转变成“感叹号”,首批入院调理的78岁老人梁振义喜不自胜。

通过强设施、建队伍、提素能,镇巴县成功建设国家级基层名中医工作室1个、省级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13个、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12个,培养中医类专业人员151人,20个镇卫生院“中医馆”也建成投用。目前,镇巴县60岁以上老年人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占比90.8%,排名全省第5。

依托公益项目,积极探索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亲子互动、集体游戏、绘本阅读、心理安抚、运动感知……在镇巴县泾洋养育中心,来自不同镇村的10多对夫妇不约而同地带着孩子体验着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

“她们很专业,而且很有耐心,项目也不收费,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带着孩子来。”家住县城周边的李女士,每周都会参加一对一课程,“中心开设的集体游戏和故事会,也是我们宝宝很喜欢的项目,不过两个多月时间,孩子变得大方多啦。”

李女士口中的项目,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浙江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省市卫健委与镇巴县政府合作共建的“家长学校·养育未来”农村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点项目。该项目在镇巴泾洋、渔渡、三元各建一个养育中心,旨在通过大量亲子互动游戏和亲子阅读指导课程,提高0-3岁儿童语言、认知、运动和社会情感4个方面的能力。

作为全国第6个实施该项目的县城,镇巴县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3个养育中心软硬件改造工程,在当地选聘20名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年轻女性,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养育师,精准选择服务对象,科学制定照护服务教学课程,一对一开展照护服务工作。

“最初,大部分的父母都不相信,以为收费或者是卖婴幼儿用品,后来通过县、镇、村干部大力宣传,养育师认真教授、耐心辅导和丰富的活动,最终参与的家庭越来越多。”负责人谭亚莲说道。

2023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后,短短半年时间,项目中心就组织各类课程2500余次、集体活动500余次,玩具绘本免费借阅700余次,为居住偏远家庭提供440次家访服务,累计参与项目的家庭超过了760个。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集体游戏课上,家长带着孩子们都挤得满满当当。

“面对国家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我们积极探索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通过争取上级项目,弥补了镇巴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不足。”镇巴县计生协会副会长陈万忠说,“近年来,我县累计争取婴幼儿照护项目6个,帮助适龄儿童3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县的婴幼儿照护水平。”

通过努力,镇巴县还探索出“央企+公益组织+政府”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全县共设置托位数850个,确定普惠性示范托育机构2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0个,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开展未病先防,培育基层群众健康“守门人”

“过三天再来推拿一次,不用吃药打针,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多跳跳健康操。”在镇巴县九阵坝村,村医付丽做完了推拿,耐心给孩子家长叮嘱注意事项。

从业22年的她,对中药饮片、中成药服务和针灸、拔罐等6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了然于胸,多锻炼、强预防、少吃药成了她的“口头禅”。

“我们村有6岁以下儿童28人,65岁以上老人216人,关注‘一老一小’的健康,可是我的头等大事。”空闲时,付丽会翻看签约服务的信息资料,有长期未联系的,还主动发去备药、用药信息,提醒他们注意疾病防治。

医务室坐诊服务、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微信群发布预防信息……每天忙忙碌碌工作,让她成为群众口中的健康“守门人”。2020年10月,付丽荣获“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像付丽一样的基层‘守门人’,我们全县有178个,他们分布在各个村卫生室,从业时间最久的已经40多年了。”从事卫生健康工作十多年的镇巴县卫健局副局长唐伶俐,对基层情况非常熟悉,“尤其这5年来,我们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累计招录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23人,通过名医带徒的方式,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基层群众健康‘大门’守得越来越牢固。”

随着从注重“治已病”到聚焦“治未病”理念的不断转变,镇巴县医疗机构推出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中药香囊、养生汤包、药膳食疗、健康体检等项目深受群众青睐,中医健身操也成了中小学校课间操和广场舞的必跳曲目。

与此同时,镇巴县还建立“治未病”与体检人群健康干预诊疗数据库,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健康管理,全县重点人群纳入率达到100%。

“针对0—6岁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我们鼓励医生多开中医药健康处方,减少西药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群众就医体验、主动参与度、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8年8.7%上升到2023年22.7%。”镇巴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