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动态

留坝:深夜里,238名涉险群众被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留坝县玉皇庙镇关房子村救援一线见闻

受上游宝鸡市凤县、太白县强降雨影响,7月17日凌晨,留坝县遭遇过境洪水和特大暴雨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较严重的玉皇庙镇关房子村道路垮塌、桥梁冲毁,一度通信中断。

深夜里,该村70户238名涉险群众被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连日来,干群吃住在一起,互帮互助,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嗓子喊哑了

7月21日,关房子村支书高林巧的嗓子终于能说出话了。

7月16日晚10时多,高林巧接到镇上通知,要求紧急撤离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她负责包片该村三组,组内住户分散且多为老人,撤离难度不小。

时间紧急,她立即挨个拨打需要转移群众的电话,同时联系车辆,和村干部们上门转移群众。她说:“需要转移的大多是老人,好多耳朵都听不太清了,我们要挨户上门喊醒、叫应,给他们一遍遍说明情况,安抚他们的情绪。”

很快,7户10名群众被转移安置到了村委会,其余7户也转移到了安置点。高林巧和村干部们从村委会应急物资库房中拉出折叠单人床,铺好了被褥,安排群众都住下,才稍稍松了口气。

17日天亮前的一段时间,高林巧在安置点一夜无眠。她说:“不能睡也睡不着,洪水冲刷下来的声音轰隆隆的。电杆被冲毁了,凌晨4点多突然断电,有群众醒了,我刚想说话,发现嗓子喊哑了,发不出声音来。”6时多,天刚擦亮,高林巧就和镇村干部们开始巡查受灾情况。11时多,镇上物资送到了高速排洪渠旁,由于道路损毁,人和车都无法到达受灾点,高林巧与镇村干部人拉肩扛,将米、油、肉、菜、饮用水等生活物资送到了安置点。

18日至21日,她和县镇村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村道上厚厚的淤泥逐渐被清除,农户院子也露出了原本的面貌,防疫人员有序开展消杀,村民们忙着收拾屋子……在干群的努力下,关房子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新车去哪了

灾害发生的第4天,7月20日下午3时多,保险公司的拖车把关房子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文彤的新车拉走了,车被发现时正卡在河道边的堤坝上。

16日晚10时多,李文彤也接到了镇上的通知。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李文彤警觉性高,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他负责包片的村组地势较低,又在汇水湾处,他知道等洪峰过境,水很快就会疯涨上来。“这是在和洪水抢人,绝对不能有一个群众出危险。”他说。

李文彤的脑海中迅速梳理出了需要转移的群众名单,一个个打电话通知,电话一撂下,还是不放心。冒着大雨,他挨家挨户敲门,扯着嗓子大喊:“大家抓紧时间,往高处、安全的地方走。”

不一会,大部分群众都到了安置点。人群中,李文彤没看到两位需要转移的独居老人的身影。他和村上年轻小伙子们组成防汛突击队,快步跑到老人家查看情况。这时,水已经一点点上涨了,因门窗出了问题,两位老人被困家中。情急之下,众人拆了门窗,连抱带扶,将老人救出安全转移。

在李文彤的引导下,半个小时,16户70余名涉险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了安置点。

等大家都安置好,他这才想起来,停在自家院子里的新车去哪了?

“等水退了一些时,我打着手电筒往远处照,那个白白的漂在水上的,可不就是我的车嘛!”说到这,李文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随即又正色起来,“那辆车有2000多斤都能被水冲跑了,你想这洪水得有多大,要是没有果断撤离,后果不敢想象。我的车不牵扯个啥,群众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是农机具也是“推土机”

7月20日一早,关房子村村民张兴平已经开着“推土机”帮邻里清淤。

这台小型“推土机”,正是张兴平日常耕地用的微耕机。“水退了以后村上好多家院坝上、屋里都被淤泥和树枝等堆满了。我家地势高没遭灾,但看着邻里们受灾我心里也着急。那时候,村上的路断了,大型机械进不来,刚开始我用铁锹帮忙铲,淤泥黏性大,铲起来费劲还耽误时间。”他说,后来,看到了家中院子里放着的微耕机,本想着试试看,没想到效果很好,“微耕机本来就是用来翻耕、开沟、除草的,原理都差不多嘛。”

村里许多腿脚不便的老人,有了张兴平的帮助,很快就将满是淤泥的院坝清理出来了。村民王中平说:“我家的院子,他弄一个小时就好了,如果是我和老伴两个人得收拾半个月。”

有了这台“推土机”,张兴平更忙了,接连3天,他帮助10余户村民清理了院坝。“推土机”开起来,从早到晚10多个小时,张兴平也顾不上做饭,“推土机”开到哪家,哪家人就留他吃饭。柴油不够了、机器出了问题,村干部立马帮忙解决。“越是遇到了困难,大家才越要互帮互助。村里镇里县里都来帮忙了,相信这次我们很快能渡过难关。”张兴平满怀信心。

靠近河道的通村便民路串联起了多户居民,村道、院子和房屋里的淤泥都已经被清理干净。村民高林琴家的房屋内,墙面上留下了洪水冲刷形成的土黄色印记,被泡过的沙发、床、茶几等家具晾在院子里,屋檐下挂着一排衣服,院子里坐着来帮忙的人,有县镇村党员干部,也有邻里亲朋。

到了晚饭时间,高林琴招呼大家吃饭:“帮我们家清淤、收拾厨房,大家累一天了,都快来吃饭。”

在袅袅升起的炊烟里,关房子村被洪水冲刷的痕迹正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