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面对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开拓进取,务实重干,去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交出了高标准答卷。
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建设扎实有力,10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96亿元,80个项目建成投用,21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初步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222个,总投资1216.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3个。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新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31.64亿元,51个项目开工建设,30个项目建成投产,26个项目纳入“四个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库。实际利用外资52万美元,占年计划130%。在全市招商引资“月考季奖”考核中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山区县第一。要素保障精准高效,安排2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1500万元土地收储资金、500万元奖励资金,强化土地、资金、环评等保障,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
全力以赴优结构兴产业,经济增长动能强劲。深入实施农业升级、工业提速、文旅点燃“三大行动”,产业发展质效双升。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全面完成耕地和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改任务,粮油实现连年丰收。新发展天麻5万亩,成功举办全国天麻食药同源研讨会、第四届天麻贸易洽谈会,“宁强天麻”品牌价值达28.88亿元。茶叶新品“羌州九月”桂花红茶深受消费者青睐,宁强再次上榜全国茶叶重点县域榜单。宁强香菇、黑木耳、淫羊藿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深入开展亲商助企和“五上”企业遍访行动,投放涉企贷款8.12亿元,提供应急转贷资金3530万元,兑付稳产增产、技术改造等奖补资金3200余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7.2%、165.1%,均列全市第2位。新培育“五上”企业21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户。三产消费活跃繁荣。生态半程马拉松、羌族集体婚礼、特色火锅美食季、国际拳王争霸赛等系列活动燃爆宁强旅游。全年接待游客468.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4.1亿元,带动批零住餐行业分别增长8%、12.7%、10.7%、11.2%。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兑现补贴560余万元。电商交易额11.15亿元,增长11.8%。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16.66亿元、增长20.5%,列全市第1位。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561万元,占年任务108.6%。
全力以赴强基础提品质,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县城颜值大幅提升,城区主次干道亮化升级、中心广场等景观节点灯饰小品、羌博园羌碉及永惠桥亮化、玉带河大桥音乐喷泉等项目投用,增添了羌文化特色县城的独特魅力。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扎实开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实施农村改厕6000座、危房改造121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64%,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成功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林山长制、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各类环保问题整改扎实有效,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54天、为近年最佳,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高寨子街道、阳平关镇获评全市林山长制示范镇。
全力以赴抓改革优环境,发展活力有效释放。重点改革成效显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深入,规范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试点改革被评为陕西省改革优秀案例,“一二三四”工作法赋能基层执法改革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高效推进,异地就医备案实现跨省住院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科技创新活力迸发,新建市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支、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个、新双创队伍15支,引进高层次人才84人,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4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6家、科技成果16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6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健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及备案等业务“零见面”审批工作机制,2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见效,“综合查一次”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等奖。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62.9%,分别高于全省、全市11.3个和10.4个百分点。
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民生福祉日益增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新投放小额信贷2760户1.32亿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义务教育、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率及基本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全县20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均达15万元以上,二道河、石坝子、宝珠观等6个村被命名为汉中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社会保障更加坚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7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910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7.6%。全县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63万人、特困供养对象2425人、残疾人“两项补贴”8105人,实施临时救助3.3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亿元。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支出连续四年增加,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88.8%,其中县天津中学本科上线率95.3%,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效,宁强代表队分别荣获全国青少年曲棍球比赛U10男子组冠军、女子组亚军。代家坝、铁锁关、二郎坝3个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失能老人护理中心建成投用,1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实现分类运营管理。古三泉县城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非遗电影《云朵上的绣娘》在央视播出,本土红色革命题材电影《长征一家人》全国上映。羌编、羌漆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工坊,铁锁关镇创建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青木川镇获评省级非遗示范镇。风险防范有力有效。深入排查整治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消防、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安全隐患,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深化平安宁强建设,加强源头防控、矛盾纠纷排查,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社会治安、信访等领域风险隐患有效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