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雨过天晴的勉县元墩镇杨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将玉木耳、黑木耳、香菇等菌袋卸下,整齐摆放在棚架上,清风拂过送来阵阵菌香。
“这批菌棒4月上架以来,已采收2万多斤鲜木耳。”基地负责人杨凤平介绍,今年累计上架10万袋菌棒,预计全年收入达60万元。基地通过日常管护、采摘、加工等环节,带动本地100余名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增收超2000元。
杨庄村木耳产业起步于2018年,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对口援建下,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建成集菌棒加工、智能温控、保鲜存储为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基地创新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联营模式,通过标准化生产与科学管理,实现传统种植与现代技术融合。
“从菌棒培育到温湿度控制,每个环节都有专业技术指导。”西安西站驻村干部何先锋说。基地不仅种植玉木耳,还发展香菇、黑木耳等品种错峰上市,通过铁路定点采购、团购和“西铁行”APP等平台,2025年上半年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形成“产得好、卖得出、效益高”的良性循环。
在邻近的唐湾村,由西铁局援建的现代化香菇基地同样亮眼:35座标准化大棚及配套设施保障全年出菇,今年5万袋香菇预计产值4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目前,元墩镇已形成杨庄、清明、唐湾三村联动的食用菌产业带,带动3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近3500元。放眼全县,勉县食用菌年产量达3900吨,产值1.8亿元,生产规模达2070万袋,羊肚菌种植面积3000亩。全县培育年栽培100万袋的企业2家、5万袋以上大户及合作社12家,建成分拣加工企业2家、菌种企业及合作社18家,小菌菇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