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动态

洋县:绿色作底托起金山银山

“这里的风景太美了,空气好,真是天然氧吧!”8月26日,在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拍鸟的摄影爱好者谭先生一边不停地摁下相机快门,一边由衷地赞叹。

水如玉,山如黛,天空湛蓝如洗。行走鹮乡大地,天蓝、地绿、水清,处处生机勃发,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态画卷。朱鹮和各种鸟儿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湿地觅食栖息,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和谐之美,从城市到乡村,写在人们脸上的是生态富民、绿色发展所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洋县,处处都能感受到绿色生态之美,戚氏的农耕体验、马畅的荷塘美景、平溪的石榴花香、梁家村的稻虾养殖等生态旅游深受游客青睐,逐渐成为城里人乡村游的打卡地,这些都得益于该县多年保护生态环境取得的成效。

1981年,朱鹮在洋县被发现。40多年来,历经“发现”“抢救”“繁衍”“壮大”,目前朱鹮种群数量已经突破1万只,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栖息地由最初发现时的八里关姚家沟逐步向东亚历史分布地恢复,朱鹮从“发现”到“保护”,从“繁衍”到“复兴”,创造了从孤羽七只到万鸟竞翔的生态奇迹,彰显了该县生态文明治理取得的成效。

洋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征程,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紧抓发展机遇,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守牢生态底线,留住了“绿水青山”,逐渐积累起来的绿色动能筑起了“金山银山”。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59%。同时,该县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蓝天、碧水、净土作为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常态化开展秦巴“五乱”、河湖“四乱”问题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林(山)长制,河湖长制。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截至8月中旬,全县今年收获优良天数213天。

在洋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群众的共识。该县依托生态资源和养生资源,发挥“旅游+百业”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完善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科学利用水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坐收生态“绿”利,助力乡村振兴走出新路。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98.9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33亿元。

同时,该县立足保护朱鹮形成的生态优势,把发展有机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擦亮“朱鹮”名片,做好“有机”文章,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全县有机产品实现了名优产品称号全覆盖,至2024年,累计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3种18.33万亩,新培育有机生产企业3户,今年收获夏粮4.95万吨、油菜2.567万吨,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