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乡县锚定“建强一个堡垒”核心、激活“四翼协同”支撑、发力“五项举措”抓手,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运转”。
筑牢堡垒,为治理“活力引擎”夯基
“以前小区没组织,下水管道堵了没人管;现在有了党支部,当天反映问题,隔天就有人来疏通!”说起小区变化,南关社区世纪新城小区居民董力打开了话匣子。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西乡县搭建的“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居民小区(村民小组)党组织—微网格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在发挥作用。截至目前,该县新设立小区党组织47个,划分一级网格党小组1255个,5202名党员中心户像“星星”般散落在各网格,成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真正实现党组织覆盖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四翼协同,让治理“活力引擎”提速。
“书记‘一肩挑’,办事效率真不一样!”在沙河镇桐车村,村党支部书记何宝艳身兼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法人三职,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短短几年就让桐车村从“负债村”蜕变为年收入50万元的“富裕村”。
西乡县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并兼任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以“纪检委员抓监督、支部委员带群团”构建协同体系,健全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对区域内各类组织及治理工作的统一领导机制,推动各类组织各尽其责、协同治理。
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西乡县将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上墙公示,明确事项办理责任人、时限和流程,养老认证、医保缴费等20余项民生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结”,有效回应群众多元需求。同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监委会主任全程监督重大决策,确保权力规范运行,让“引擎”运转透明高效。
此外,西乡县还整合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力量,组建“茶乡先锋”党群连心队、志愿服务队、发展攻坚队三支队伍,成立208支平安志愿者“红袖章”队伍、371支群防群治队伍、17支“五老”调解队伍活跃在城乡角落。今年以来,全县排查的1562起矛盾纠纷中,1561起已化解,化解率达99.9%。
五措联动,给治理“活力引擎”增压
“牌子减了、群组清了、证明少了,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村民上!”堰口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赵朝兵指着清爽的办公区说。
今年以来,西乡县通过开展村级组织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清理“回头看”行动,累计清理不应由村级承担事项171项、牌匾400余块、网络群组204个,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如同给“引擎”清除了“堵点”。
在“三无”小区桔园小区,居民王丹指着新划的停车位和充电桩说:“以前车子乱停、充电私拉电线,现在街道党员联合小区党组织改造后,环境大变样!这‘双报到’就像给‘引擎’加了‘增压阀’,服务越来越贴心。”
今年以来,西乡县持续深化“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累计开展855场“双报到”活动,办理“三无”小区治理、水电管网改造等民生实事773件。与此同时,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同驻区单位、帮扶单位、辖区内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组织等开展联建共建,通过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和双向认领机制,推动政策、资源和服务下沉。